《文化工业背景下“饭圈”对娱乐文化产业链的影响研究
——以R1SE粉丝群体为例》文献综述
一、关于文化工业理论
(一)国外文化工业理论研究:
文化工业”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基于“大众文化”研宄的衍生,在二十世纪上半叶受到法兰克福学派的重点关注,理论成果主要来自于阿多诺、霍克海默以及本雅明、马尔库塞等学者。
德国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在对美国大众文化进行研宄后,共同撰写了《启蒙辩证法》。阿多诺和霍克海默认为,与早期的音乐、美术作品相比,大众文化的产物从严格意义上来看并不能算是艺术品。受马克思商品生产理论的启发,阿多诺认为这些伪艺术品都是由利益驱动的,被批量化、程式化、标准化生产出来的商品。[1]文化工业强调的是文化的生产过程,大众文化只是文化工业的产物。大众文化中的大众”不是文化生产的主体,而是被动消极的消费者。阿多诺和霍克海默的论调具有其主观色彩的片面性,具有消极意义。
与阿多诺和霍克海默相反,本雅明认为,真正的艺术是很难通过自身去延续下去的,技术却能弥补这种缺憾。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本雅明强调了艺术可复制化能使大众更贴近这些作品,享受高雅艺术不是精英阶级专有的权利,艺术品按照一定程式被批量生产、复制,并不是对艺术的亵渎,而是对其发挥展览价值的延伸,满足大众审美需求。虽然接受机械复制艺术,但本雅明也承认这种模式下的艺术品会失去创作时的“灵韵”。[2]
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进一步揭示了“文化工业”的目的,即资本主义社会的大众文化是意识形态的工具,通过批量生产标准化、齐一化的伪艺术品来麻痹大众神经,降低大众审美并消磨大众意志。根据马尔库塞的阐述,在这种单向度的社会中,人们会逐渐失去批评的向度,成为一味接受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的失语者,极权主义社会便得到了巩固。[3]
约翰费斯克在《理解大众文化》和《读解大众文化》中指出,大众是大众文化的创造者,阿多诺看待大众文化的角度过于悲观,具有多元性的大众文化应该是积极快乐的,大众消费精神是值得肯定的。他充分肯定了大众的能动作用。[4]“社会性主体”是大众对文本作出反应和解释的基础,具有特定的社会性、历史性和个别具体性。而“文本性主体”则是文本建构时给受众预先留下的主体位置。大众所具有的独特的个别具体性,如阶级、性别、职业和年龄等,这种社会性主体的存在优先于文本性主体的存在,这就使得文化工业操纵大众,将大众塑造成同一社会主体的情况不会发生。
综上可以看出,国外文化工业理论将文化工业与意识形态结合的较为紧密,但法兰克福学派学者对于“文化工业”的看法也有分歧。学者们主要从资本主义制度下,对大众文化工业化的生产、组织层面提出观点,但其中很多论断都带有学者个人所处阶级层次的主观色彩,过度的进行思辨与批判,脱离现实背景。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