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一)选题背景
在web2.0时代下,人们对于社交媒体的使用和依赖程度逐渐加深,不仅改变了人们的交往行为和思维方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解构了传统媒体的权威。在技术赋权给予受众更多话语空间的条件下,任何人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可以发出任何信息。微信作为社交媒体的代表之一,在受众表达意见,信息发布,形象建构,舆论引导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人们的刷屏行为,能够快速的引发人们对某社会热点的关注和思考。
由于微信平台面临把关力度弱,相关编辑人员底线失守等问题,在人们的媒介素养普遍不高的情况下,事件发展容易走向极端,造成不良的社会后果。因此,如何让受众的微信刷屏行为偏向理性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从现有研究来看,虽然国内对微信的研究较为丰富,但对微信中刷屏现象的研究较少。针对微信刷屏产生影响、成因及相关解决措施的研究较为鲜见。因此,应该对微信刷屏现象的影响、成因、措施等方面展开研究,以期对促进微信的长远健康发展及维护用户的相关利益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国内研究现状
1,微信刷屏现象
(1)定义与本质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微信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通过网络快速发送免费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同时,也可以使用通过共享流媒体内容的资料和基于位置的社交插件“摇一摇”、“朋友圈”、“公众平台”等服务插件[1]。本文所讨论的社会热点微信刷屏现象指的是用户或用户群体利用微信朋友圈对相同或相似社会热点内容进行无限制传播的现象。微信“刷屏”实际上包含两种情形,一种是同一个微信用户在一段特定的时间内发出多条信息,形成个人的朋友圈“刷屏”;另一种是用户群体针对某一事件在同一个时段内发出相同内容的行为。
微信刷屏的行为主体是用户,其本质与用户相关联,但侧重点不同。熊晓庆认为,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微信刷屏的本质就是一种非暴力冲突的群体性事件。群体以一种安静的方式进行此项活动,不会造成类似线下群体性事件的暴力举动,却在朋友圈的话语空间中掀起一股“哑”势力。传统意义上的群体性事件可以解读为一种行动,而朋友圈“刷屏”更多的是一种表达[2]。这里的“群体”,从心理学角度看,“聚集成群的人,他们的感情和思想全都转到同一个方向,他们自觉的个性消失了,形成了一种集体心理......受群体精神统一律的支配”[3]。王位认为,刷屏现象的背后,是人们在各种社交软件的使用中不断出现的网络从众行为。这种网络从众行为包含着一些特殊的心理机制。它对朋友圈的使用造成了正负两方面的影响[4]。王鹏则把微信刷屏归纳为一种人际传播活动,是社交关系维系、网络秩序完善、认知构建共同驱使了社会热点事件的疯狂刷屏[5]。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