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空间中粉丝行为失范现象研究——以肖战事件为例文献综述

 2022-01-11 21:18:06

全文总字数:3317字

《网络空间中粉丝行为失范现象研究——以肖战事件为例》文献综述

  1. 粉丝文化的滥觞及其发展
  2. 粉丝文化概念的提出

粉丝文化这一议题首先由西方学者提出并开始初步的研究。1992年(美)莉萨·A.刘易斯的著作lt;Audience of worship: fan culture and mass mediagt;(崇拜的受众:迷文化和大众媒介)是国外粉丝文化研究的最早成果。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和著作是(美)希尔斯2002年出版的lt;Memegt;(迷文化)。希尔斯认为,迷是媒介消费研究之中最深受关注的研究客体,迷对文本的理解和阅读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甚至近乎狂热的态度投入到文本的解读之中,其对文本的理解和解读甚至是编剧和作者都望尘莫及的。著名的传播学者(美)丹尼斯·麦奎尔教授在1997年出版的lt;Audience analysisgt;(受众分析)一书中也提及到了粉丝文化现象,在其研究不同媒介和媒介渠道作用于不同的受众的传播效果的论述之中提到了粉丝现象,“有些媒介内容会导致媒介迷群体的形成,而其他一些内容则未必。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媒介,尤其在音乐、书籍和电影领域。媒介迷的生成是无法预料的,而且往往不期而至。比如,我们很难解释,为什么有些电视节目和影片会引发人们的狂热爱好,而且在其他时间和场合也能不断吸引新观众。”美国学者菲斯克认为:“所有大众受众都能够通过从文化工业产品创造出与自身社会情境相关的意义及快感,从而不同程度地从事着符号/文化生产。但粉丝却经常将这些符号生产转化为可在粉丝社群中传播的符号,并以此来帮助界定该粉丝社群的某种文本生产形式。粉丝们创造了一种拥有自己的生产及流通体系的粉丝文化”。

  1. 粉丝文化概念的发展

喻国明教授曾指出,互联网的本质是激活了以个人为基本单位的社会传播结构。随着互联赋权普通粉丝,粉丝的话语权得到空前提升。并且借助互联网自组织的特性,粉丝之间形成了粉丝社群,通过有组织的活动增强粉丝文化的影响力。在这种大背景下,亨利·詹金斯的参与式文化这一概念得到了新的发展。在互联网背景下,国内学者进一步将参与式文化的概念发展为:以Web2.0网络为平台,以全体网民为主体,通过某种身份认同,以积极主动地创作媒介文本、传播媒介内容、加强网络交往为主要形式所创造出来的一种自由、平等、公开、包容、共享的新型媒介文化样式。而在lt;Confronting the Challenges if Participatory Culturegt;一文中,詹金斯进一步分析了面前参与式文化所面临的问题。

  1. 粉丝文化的国内研究现状与不足

(一)研究现状

国内粉丝文化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关注重点主要在于粉丝经济,粉丝社群,粉丝文化的传播效果,粉丝文化与大众文化等。

在传媒经济学研究方面,粉丝经济,社群经济是粉丝文化研究领域的热点,代表性文献主要包括李文明和吕福玉的《“粉丝经济”的发展趋势与应对策略》、金韶和倪宁的《“社群经济”的传播特征和商业模式》等。在金韶和倪宁的《“社群经济”的传播特征和商业模式》一文中,作者分析了基于互联网社群的“粉丝经济”,并且看到了移动互联网为社群经济提供的新可能。作者认为,社群传播有以下特征:1.聚合力和裂变性、2.情感价值的传播、3.自组织传播和协作。而在李文明和吕福玉的《“粉丝经济”的发展趋势与应对策略》中,作者对粉丝、粉丝经济、粉丝文化等概念,并对粉丝经济的种种商业模式做出了详细的阐述和分析。

在粉丝文化的现象学研究方面,代表性文献主要有孙慧英的《漫谈“粉丝”现象及其文化解读》,作者认为,粉丝文化目前出现了偶像泛化:“粉”的现象扩大到所有文化领域、手 段科技化: “粉”的方式以现实与虚拟相结合、“粉团”多样化:“ 粉”的群体年龄段越来越不明、消费产业化:“粉”的效益已经超越了精神领域等现象。

在粉丝文化的传播效果研究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文献主要有刘长同的《从“粉丝”现象看大众传播效果》、胡瑛的《媒介重度使用者“粉丝”的受众特征解析》等,在《从“粉丝”现象看大众传播效果》一文中,作者从大众传播三功能的角度分析了粉丝文化的传播效果以及其负面效应。而在胡瑛的《媒介重度使用者“粉丝”的受众特征解析》中,作者具体分析了粉丝这一受众群体的特点,包括传媒中介性、部落性、情感投入的激烈性、狂欢性、兼具被动性和主动性等,作者还从避免粉丝形象再现的妖魔化、破除偶像塑造的单一化与模式化、突破粉丝亚文化定位的绝对边缘化等三个方面提出了粉丝文化优化策略。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