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总字数:4259字
- 关于出版与传播的研究
相较于传统电子媒介,数字化传播集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多种呈现方式于一体,并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了点对点的交互性传播,体现出极大的融合性和可延展性。数字化深度影响了出版业,对于出版业如何适应新媒介环境,不少学者已从不同侧面探讨。
袁金萍【1】基于传播学、出版学及儿童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从沉浸传播的视角切入,分析AR童书在技术沉浸和内容沉浸上所带来的问题及原因。如在技术效果上导致儿童容易过度依赖、混淆虚实、注意力分散、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不足等等;在图书内容上造成儿童缺乏深度思维锻炼、忽视知识内容、认知回应单一、情感体验欠佳等等,针对政府、出版商,出版技术商各方都提出了要求。
亓国 张宜军【2】论述了以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对我国传统出版业产生的影响,主要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阅读需求和传播效果几个方面展开,认为新媒体出版传播的发展要把握媒体变革大势, 顺应新媒体潮流。
李明【3】等人着重从传播介质出发论述了网络出版的传播特点,认为在网络出版传播主要有“比特叙事”打主流;传插形式多样化;互动传播去中心等特点,信息资源的全球连通性将使读者接面对广泛而丰富的信息资源,使出版社原有的信息源中心消失,使中心的意义被大大弱化甚至完全消解。
王孟孟【4】从图书选题策划研究入手,认为全媒体时代的图书选题策划有助于对岀版机构及相关媒体获得用户稀缺注意力,对适应市场经济变革大有裨益,具有倾向于利用优质注意力资源、必须经过图书媒介的适应性再创作、目标群体更加精准化、能够实现跨媒介粉丝的转化等特点。出版机构不仅要专注于策划原创选题、出版原创图书,还要紧贴时代发展步伐,在产品策划、制作等方面借助“全媒体”的优势,充分利用其它媒体内容资源的内容和营销价值。
魏倩【5】认为,自媒体时代出版业应转变出版理念,根据自媒体短、平、快的传播特点以及多样化的信息表现形式;积极利用自媒体账号,通过作者编辑的自媒体使“个人”内容与“公共”内容形成互补;重视粉丝的培养与维护,增加与用户的互动频率,以提高用户黏性,提高用户的忠诚度;善于运用自媒体的数据分析功能;同时要规避自媒体传播风险。总之,有关图书出版在自媒体时代面临的困境与对策论述颇丰,多数学者对传统出版行业变革的必要性持肯定态度,认为图书出版需要积极采用新技术,选择新形式,促使自媒体深度融入图书出版行业。
- 关于科普图书的研究
简单易懂的图书科普是公众能够接知识的较好方式,通过科普的形式,能够将晦涩枯燥的内容,以通俗生动的形式有效传递给受众。Bruce lewenstein【6】认为诸如饮食、健康和医学方面关于“公共科学”的图书都借鉴了科学研究,或至少是科学研究的外观,表明科学实际上在公众文化中扮演着非常重要和受人尊敬的角色,强调了科普图书与公众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Stekolschik【7】通过对阿根廷研究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科学书籍、新闻文章、视听材料和参观科学博物馆等活动具有提高公民科学素养的功能外,还对促进科学职业产生了重要影响。比较理想的效果是,图书内容能够被受众理解,改变受众对某一领域的有误认识,并影响受众的实践活动,但实际上科普图书的传播效果,往往受到许多限制。
农春仕【8】认为,进一步做好国家科普能力建设工作,真正把科普作为创新发展的重要一翼,具有重要的意义,他强调虽然近年来,我国科普图书出版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图书品种较多,选题多样,数量增加,质量提高,但科普图书选题不够新鲜、表现形式比较单一、在形式上与新媒体技术结合不够紧密、优秀科普图书作者不足等等问题仍然突出。为了推进我国科普图书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注重选题的科学性,注重培养优秀作者,鼓励科学家参入科普创作,同时要注重媒体融合,扩大科普图书的传播能力,影响范围。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