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粒社会语境下的品牌沟通策略研究文献综述

 2022-01-16 19:20:03

全文总字数:1391字

1品牌沟通理论

国外研究:品牌沟通理论由品牌传播理论发展变化而来,国外关于品牌传播的理论主要有USP、定位理论、品牌形象论、360度品牌管家、整合营销理论等。品牌沟通概念出现后,将企业和消费者置于一个相对平等的地位上。1992年,学者Terrill认识到并向大众提出,在进行新业务推广中,品牌沟通具有重要作用。1998年,学者 Kempf提出,在消费者对于品牌态度的形成方面,品牌沟通发挥着重要作用。2011年,学者 Cemal Zehir发表论文,提出品牌沟通不仅在消费者对品牌态度的形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维系品牌、消费者、顾客三方关系方面同样发挥着显著作用。2015年,学者bayer Ahmed通过大量研究,将品牌沟通分为三种沟通方式,分别是可控制的沟通、品牌名称和不可控制的沟通。并研究了这三种沟通方式对于顾客的影响。研究结果证实不可控制因素对维系良好的品牌态度没有促进作用,可控制沟通可以维系良好的品牌态度。

国内研究现状:2005年,学者陈历清在《品牌沟通策略诊断》一文中,提出品牌沟通定义:“品牌沟通就是将品牌所具有的价值、品质、精神、文化通过企业人员对市场策略的运用而使消费者理解认同与融合的管理过程。2006年,学者李光斗发表论文《品牌沟通之道》,提出企业进行有效品牌沟通的具体策略,一是品牌沟通精细化,二是形成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全方位品牌沟通。2007年,学者肖传亮对品牌深度沟通做了定义,认为深度沟通是指企业广告、VI设计、产品陈列等方式,来向消费者传递品牌信息,更重要的是,与消费者产生互动,从而使得消费者建立起对于品牌的忠诚度。2007年,学者朱建军在《品牌沟通-打造个性》一文中,提出品牌沟通可以树立鲜明的品牌形象,并将品牌沟通分为三步:品牌理念的提炼、品牌理念的演绎和品牌个性的形成。2008年,学者熊伟首次将品牌沟通与现代社会联系起来,提出以数据为导向实现品牌沟通。详细描述了数据对于品牌沟通的作用:实现有效到达、促成客户细分、达成品牌沟通、增加品牌影响。2013年,王婕发表论文《高技术品牌信息沟通有效性研究》,探析影响品牌沟通有效性的因素,得出结论:品牌沟通有效性的测量维度有:品牌认知、品牌联想、品牌态度和购买意愿。2015年,王志远发表论文,指出品牌沟通的关键在于与消费者产生共鸣。

2微粒社会

关于微粒社会的研究,相关文献较少,通过搜索知网发现,共有学者唐魁玉,杨静.撰写的《论微粒社会的智慧医疗生活:趋势、数据化及中国经验》,陈炬.撰写的《微粒社会中网状叙事结构与体验设计》两篇,均与品牌沟通无关。考虑到微粒社会的形成与大数据技术密不可分,通过研究大数据相关文献,来分析微粒社会。

大数据技术出现以来,便得到了广泛关注。后来,不少专家学者将大数据技术与品牌传播、品牌营销结合起来。大数据与品牌传播相结合,主要探究大数据时代的品牌传播之道、大数据对品牌传播的影响等内容。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刘晓英、黄露的《大数据时代下的企业品牌传播策略研究》,通过分析大数据在品牌管理领域的兴起、大数据对品牌传播的挑战、大数据对品牌传播的价值,大数据时代下的企业品牌传播体系构建对策,进而得出结论,企业只有大力推广大数据战略,以消费者为中心构建起符合时代要求的企业品牌传播体系,才能将海量的数据资源转化为企业的品牌价值,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新的成长空间。

资料编号:[26668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