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媒介视域下博物馆传播研究文献综述

 2022-04-02 22:12:16

《地理媒介视域下博物馆传播研究》文献综述

  1. 博物馆与传播

博物馆是向观众传播信息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英国学者肯尼斯·赫德森从传播内容、观众类型、传播效果三方面对博物馆传播的性质进行了初步界定。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传播媒介,当前国内外关于博物馆信息传播的研究主要基于传播学理论,讨论涉及博物馆传播类型、理念、模式、符号的编译与控制、途径与方式、媒介优势等方面。

(一)国外研究

1968年,邓肯·卡梅隆(Duncan Cameron)在其发表的《作为传播系统的博物馆和博物馆教育的启示》一文中,首次将1949年香农-韦弗提出的信息论模式与博物馆传播的研究联系在一起,构建了最早的博物馆信息传播模式。他提出,博物馆通过实物媒介传播是博物馆的最大特征。

1970年,克内兹(Knez)和莱特(Wright)质疑了卡梅伦强调博物馆中实物作为媒介的观点。他们提出应对不同类型的博物馆媒介进行区分,例如科学博物馆展览中博物馆传播的主要功能是知识认知,文字符号(书面或口头语言)为主要传播媒介,而在艺术博物馆展览中,则是物体占据重要地位。对于观众的接收能力方面,他们提出观众受背景、知识水平等个人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在博物馆传播中是消极的、被动的。

1990年,艾琳·胡珀-格林希尔(Eilean Hooper-Greenhill)基于符号学理论,从“相关性(pertinence)”的概念出发,提出“媒介”是传播者和理解者的中间地带(middle ground)。她认为中间地带包括了博物馆的所有传播媒介,例如,人、展览、建筑、物体等。此外,她还进一步认识到了观众的主观能动性,提出“博物馆的观众远非策展人和博物馆工作人员想象的那样是被动、机械、易被操纵的,大多数观众来到博物馆是主动的,有主见的,有着自己的议程”。

(二)国内研究

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学者开始探讨传播学与博物馆学间的联系,通过借鉴大众传播、符号学等方法原理,基于大众传播模式,构建出了博物馆信息传播模式。

2001年,刘卫华在《博物馆的传播学研究》中提出,博物馆传播活动相较于大众传播活动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传播信息、传播媒介、传播者和受传者等方面。博物馆传播的研究,有利于确定博物馆的定位、改进博物馆的陈列以及更好发挥博物馆的传播效果。

2007年,乐俏俏在《关于博物馆信息传播的新思考》一文中,论述了博物馆的“单向直线性”、“双向循环”和“多向互动”的传播模式,并以马莱兹克模式为模本构建了一个博物馆传播模式,同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了博物馆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