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建构:当前婚姻中的女性形象——以lt;幸福三重奏gt;为例》
文件综述
1媒介形象概念和评估方式
1.1媒介形象的概念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从感觉开始的,外界事物对个体感官形成刺激,接受刺激后,人们运用已有的认知基模去理解和认知事物,形成对新事物的认识。也就是说,人们对任何事物的认识都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媒介形象分析内涵》一文中,宣宝剑表示,我们对于任何事物的认识都是通过客观的“形象”、记忆的“形象”、想象中的“形象”或者他们的结合来把握的。形象的产生是形象主体和认识主体在一定的环境中共同作用的结果。
媒介形象研究是形象研究领域限定范围的扩展。传播媒介作为认识的客体,它拥有一项特质,即传播媒介能够再现另一主体的形象。所以完整来说,媒介形象是人们对于大众传播媒介以及及其再现事物的认知总和。所以,媒介形象包括“媒介的形象”和“媒介上的形象”。媒介的形象是传播主体的形象,如:《广西卫视媒介形象塑造和推广策略研究》、《电视媒介的品牌管理研究》、《中国电视媒介形象的构建——以湖南卫视为例》等。媒介上的形象是指被传播者的形象,此时的媒介不是传播主体,而是作为传播载体,建构报道对象的研究。如《浅析女性媒介形象及其赋权逻辑——以SK-II广告为例》、《从lt;变形记gt;看当代青年叙事和媒介形象塑造》等等。本文所要研究的课题:已婚女性形象的构建即属于被传播者的形象,是对媒介再现形象的认知。
对于媒介再现形象的塑造,被传播者对媒介形象的构建拥有或大或小的能动性。根据被传播者在媒介形象塑造上能动性的大小,宣宝剑(2008)表示,可以把媒介再现形象分为主动媒介再现形象、部分主动媒介再现形象、被动媒介再现形象。被动媒介再现形象主要是指再现的形象几乎或完全不具有对媒介的影响力或控制力,在媒介对自身形象的再现过程中处于完全被动的处境。如:媒体对于农民工、下岗职工以及自然现象的再现即属此类。媒体对于女性媒介形象的塑造也多属于被动媒介再现形象范围。
1.2媒介形象的评估方式
就目前研究情况来看,还没有成熟的理论体系对媒介形象进行评估。基于大量的资料搜集,运用内容分析法进行量化分析是比较普遍的研究方法。如在《农民工媒介形象的嬗变》一文中,从报道数量、报道版面、报道篇幅、报道主题、报道体裁等方面对农民工主体形象进行分析。在《网络媒体中的东北人媒介形象研究——基于人民网和新浪网的新闻报道》一文中,从政治话语、经济话语、社会话语等不同话语环境下进行形象的呈现分析。研究中,有从媒介构建的的角度,即媒体自身的构建行为进行分析,有从被传播者入手,从被传播者的生活形态、行为事迹等方面入手对媒介形象进行分析。本研究课题主要从媒介自身的构建行为进行分析,再将两者结合起来,对人物的行为进行分析。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