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语境下党报对“三农”报道的内容分析——以《南京日报》为例文献综述

 2022-04-25 22:12:12

《乡村振兴语境下党报对“三农问题”报道的内容分析——以lt;南京日报gt;(2018.1-2019.12)为例》文献综述

一、乡村振兴战略语境下“三农”问题的提出与概念解读

1.乡村振兴战略和“三农”问题的提出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三农”问题在我国作为一个概念提出来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此后逐渐被媒体和官方引用。实际上“三农”问题自建国以来就一直存在,只不过当前我国的“三农”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中国农民数量多,解决起来规模大;二是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单方面独进,“三农”问题积攒的时间长,解决起来难度大;三是中国城市政策设计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比较效益短时间内凸显,解决起来更加复杂。“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从事行业、居住区域和主题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是三折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三农”问题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必然产物。中共十六大后,一系列高层会议和政策举措勾勒出中央新领导集体施政思路的概貌。由于新领导集体面临的问题和负担的人物与以前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他们的施政思想展示出不少“新的东西”。这其中,对“三农”问题的态度极其引人关注。

  1. 概念解读

“三农”问题是由农业农村农民三个部分组成,目前存在以下问题。

农业问题:1、粮食安全问题;从供求来看,近些年来我国粮食产量连续8年丰收,2011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57121万吨,创历史最高纪录。但从需求来看,人口的快速增长使得我国的粮食总供给赶不上总需求的增长,供需出现的缺口需要通过进口来解决。从价格来看,近些年来,由于农资价格不断上涨,当前国内市场上的主要粮食品种都有较大幅度的上涨。 2011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平均比上年上涨5.4%,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1.8%。今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幅度更是高于去年,尤其是食品价格。从粮食区域结构看,我国粮食生产继续向优势区域集中,区域间的粮食供需差异对粮食流通形成压力。同时我国粮食库存品种结构与消费结构不完全适应,需要进一步改善。从国际形势来看,受美元贬值,原油价格上涨,大量粮食用于燃料乙醇生产、需求大幅增加、部分主产国粮食因灾减产、一些国家粮食供求紧张等因素影响,当前国际市场上的主要粮食品种都有较大幅度的上涨。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国际粮油巨头凭借其资本、技术及经营管理等优势,对我国农业和粮食产业不断渗透,政府对市场调控的难度不断加大,风险不断增加。

  1. 农业政策问题;过去农民总结农业的变化有三句话,叫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今天和今后仍然如此。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三农”政策的演变大体可划分为三个时期。1953年至1978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农业养育工业政策;1978年至2001年: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的农业养育工业政策;二十一世纪初:农业养育工业政策向工业反哺农业政策转变。

农村问题:1、农村土地问题;一是土地承包问题。土地承包如何合理,承包到户的土地究竟如何处置使用,土地承包如何与人口等因素的变动相适应,等等,许多问题仍然没有解决。二是宅基地问题。宅基地不同于耕地,一直是农民的私产,现 在 似乎不明不白。宅基地究竟属于谁,农民对于宅基地的处置使用权究竟与承包地有什么不同,宅基地的管理分配怎样才合理,面临若干问题。三是土地权属问题。在农地转为非农地过程中,农民作为土地使用者,他们的角色和权益应该如何体现,制度安排如何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和稳定农村社会,问题才刚刚受到重视。

2、基层政权问题;当前农村基层政权面临的问题很多,如执政能力弱化、形式主义泛滥、乡村两级债务沉重、干部作风漂浮、不作为和乱作为并存等等。但这些问题都是表面的问题,农村基层政权面临的最严重、最危险的问题是信任危机。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