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空间视阈下的南京博物院民国馆展区研究》文献综述
- 城市文化空间传播
- 空间概念
列斐伏尔在《空间的生产》中所提及的空间不再是几何学与传统地理学的物质概念,把它视作一个社会关系的重组与社会秩序实践性的建构过程;一个动态的、矛盾的异质性实践过程。并且提出空间的"生产"概念,认为空间是社会存在,是被生产出来的,每一种生产方式生产它自己的空间,特定的社会空间包含着相应的社会的生产关系和再生产关系。1
美国后现代地理学家爱德平索亚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三种“空间认识论”:第一空间是感知的、物质的空间;第二空间是构想的、精神的空间,形式是从想象的地理学中获取观念,再将观念投射到经验世界;第三空间是作为经验或感知的第一空间和表征的意识形态和乌托邦空间的第二空间的本体论前提,例如大众媒介本身就是一个典型的第三空间。
哈维提出"时空压缩"的概念,随着社会发展,人们认识、理解和体验时空的方式有了很大的转变,逐步产生了时间加速和空间缩小的深刻体悟,影响到社会、文化、政治等各个领域。时空压缩在空间维度上的表现就是地球村的出现。2
2、城市空间传播
孙玮的多篇论文研究了城市空间媒介与传播的关系,《可沟通城市指标建构:基于上海的研究》中,论述了城市传播对芝加哥学派3“媒体表征”理论4的范式创新,提出把城市理解为一种关系性空间,关注媒介的意义建构、实体空间、拟仿性质的新传播观。关注传播研究的中介化转向,提出“媒介即信息”,并引用基特勒与麦奎尔的观点论述“城市的实质是经由传播构筑的网络化的中介关系”与“媒体城市”概念。《作为媒介的外滩——上海现代性的发生与成长》中以上海外滩为例,探讨外滩如何体现上海的现代性,又如何成为媒介,从而塑造人与人、人与社会的新关系。把实体空间的概念引入主流传播观,并把传播的概念拓展为以人为主体的多层面互动。5《作为媒介的城市:传播意义再阐释》中,着重论述传播不仅具有功能性,也是文化意义的建构;传播的媒介也包括实体空间;传播的目的以及媒介的作用不仅在于社会的整合。人为实体空间可以提供人们公共交往的平台,并且构筑了城市居民的集体记忆和地方干,成为个人、城市、国家、时代的象征。传播与城市的关系在于意义的生成与互动的展开,他们一个是构建关于城市的想象,一个关注实体与虚拟的互动关系。6《传播:编织关系网络》中,指出传播作为社会的基础要素,编织了技术层面的连接之网、社会层面的沟通之网与文化层面的意义之网,呈现了人类在宇宙中的共在关系。7
在《阈限性与城市空间潜能》中,潘忠党和於红梅探讨了作为实践场所的空间或空间性,以及在两个不同维度上它与传播之间的互构关系,一个是媒介和信息技术的空间铺设与使用,以及由此形成的空间结构和空间的实践潜能;另一个是各种传播实践,以及它们对不同场所的“纹理”、场所之间的边界和交织的建构。8
在《数字媒体时代城市文化消费空间及其公共性_以苏州平江路为例》中,於红梅以苏州平江路历史文化街区的商业改造为例,在全球化趋势和数字化媒体发展的背景下,思考公共与私人之间的边界模糊和不确定性。认为各地消费型城市空间的兴建,不断挤压着此类空间本身可能具有的公共性,但与此同时,基于数字化媒体使用而生成的虚拟空间,经由与实体空间的相互交织,又在一定程度上为拓展这类城市空间的公共性提供了可能性。9
在《媒介呈现的空间生产与正义》中,黄怡静以上海五角场为例,从空间生产和空间正义的角度,阐释了主流媒体对这一都市空间的报道,即媒介所构建的都市空间形态,并关注不同主体的话语表达所反应的意识形态。10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