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英语母语学习者的汉语趋向补语习得偏误分析文献综述

 2022-01-12 22:18:14

全文总字数:4506字

文献综述

一、序言

本章节第一部分主要梳理了现有的汉语趋向补语本体论的相关研究,根据不同书籍以及论文当中给出的定义、界定、分类进行了阐述,特别对比了各家对于趋向补语数目的界定以及不同的分类方式,还根据语法意义、结果意义、状态意义整理了现有的观点。第二部分重点梳理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趋向补语习得的偏误分析研究成果。第三部分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探究不足之处,并指出自己的研究将会在哪些方面做出创新。

二、汉语趋向补语本体研究

学界很早就注意到了趋向补语这一语法结构,并且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对于趋向补语的本体研究,学界还存在一些争议。以下主要梳理了学界对于趋向补语的性质、概念、分类、语法意义等的界定。

黎锦熙(1924)的《新著国文语法》在20世纪的早期,就提到了自己对于趋向补语的研究和关注,之后学界对趋向补语纷纷增加了关注和讨论。[[1]]

朱德熙(1982:128)给趋向补语的定义是:由趋向动词“来、去、进、出、上、下、回、过、起、开”等充任的补语叫趋向补语,并总结出趋向补语总是读轻声。朱德熙先生认为“开”和“开来”均属于趋向补语,并认为北京话中没有和“起来”、“开来”相对应的“起去”、“开去”。但是朱先生也认为“开来”是一种粘着形式,只能充当动词的补语,不能单用。[[2]]

黄伯荣、廖序东(1990:74)《现代汉语》(增订六版2017)突出了趋向补语的趋向义,认为它“表示事物随着动作而移动的方向,其构成材料均由趋向动词充当。”[[3]]但黄廖本并未将单音动词“开”和双音动词“开来”纳入到趋向动词之中。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