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赫尔曼·黑塞(1877-1962),德国作家,诗人。出生在德国,1919年迁居瑞士,1923年46岁入瑞士籍。黑塞一生曾获多种文学荣誉,比较重要的有:冯泰纳奖、诺贝尔奖、歌德奖,他的主要作品有《彼得·卡门青》、《荒原狼》、《东方之旅》、《玻璃球游戏》等,其作品表现了现代文明中个人的生存困惑,提出了个体人的自我完善以及人类克服战争与物质技术片面化等重大问题。
黑塞作品在他生前就享有盛誉,尤其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嬉皮士运动中,以及在八十年代的日本和西欧,都曾出现过一波又一波的黑塞热。然而和别国此起彼伏的“黑塞热”相比,长期以来黑塞在中国是寂寞的。在建国的30年间,几乎见不到黑塞小说的翻译,也很难找到相关的专题论文,只有其少量的短诗翻译,如钱春绮译《德国诗选》中的十首黑塞诗。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黑塞才重新进入我们的视野。七十年代,华裔学者夏春瑞就以资料整理为主的方式对黑塞进行了研究,出版了专著,具有开山之功。《外国名作家传》就把黑塞作为“当代欧洲资产阶级文学中主要的进步作家之一”介绍给新时期的读者。该书在黑塞小传中,评述了他创作的基本基调和特点,详细介绍了他主要作品的内容和主题,包括后期的重要作品《荒原狼》和《玻璃球游戏》等。这些介绍和评价都突破了先前对黑塞的片面认识,看到了黑塞作品风格和思想观念的复杂性。不过这样的评译还是初步的。伟大的作品总会在某个阶段散发出它独具的魅力。值得行为的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心灵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国内研究者和译者注意到了黑塞的艺术世界。仅在中国知网所收录的文献中,搜索“赫尔曼·黑塞”可以检索出137篇论文,进一步结合关键词可检索到更多所需学术论文。综合来看,我认为目前这些关于黑塞的研究论文和学术专著可以大致分为以下五类:
第一类是关于黑塞生平与思想的研究。这类论文和著作的作者一般是对黑塞作品研究和翻译的学者,内容是对黑塞的生平、思想和经历的大概介绍,并结合黑塞作品对他的思想进行分析,大多发表于20世纪90年代。复旦大学王滨滨所著的《黑塞传》是国内第一本深入细致的研究黑塞生平的专著,在生活部分介绍了黑塞的成长经历,在思想部分从五个方面介绍了黑塞作品中所蕴含的最重要的思想。除此之外,还有翻译了黑塞作品的张佩芬女士的论文:《托马斯·曼与黑塞—略谈20世纪艺术家小说的思想先驱问题》和《黑塞—罗曼联盟佳话》,这两篇论文都是通过对黑塞与同时期的文学为人的友谊与交往关系的叙述,转入到讨论黑塞的思想上来。
第二类是对黑塞文学作品主题与人物形象的研究。这一类也是有关黑塞研究论文最多的一个领域,其中又可以分为两个小的类别,一类是就黑塞作品的某个或多个主题展开详细的论述,例如湘潭大学2003届硕士研究生吴华英在其论文《向死而生—试论黑塞小说创作的死亡世界和超越之道》中从艺术、死亡和超越三方面论述了黑塞小说中的死亡主题,华东师范大学2005届硕士研究生宗艳玲则对黑塞作品中出现的“双极性主题”、“死亡主题”、“救赎主题”进行了归纳与分析,认为黑塞作品的三重底蕴在文学传统、神秘主义、人文传承三方面。此外,另一类论文是对黑塞单部作品中的某个主题或者某类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归纳,例如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方厚生的论文《略谈〈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的救赎主题》,华东师范大学张弘教授的《论〈荒原狼〉与二重性格组合性人物的终结》,北京大学马剑的《寻求自我之路—论赫尔曼·黑塞的〈悉达多〉》等。
第三类是在比较文学的范畴内,对黑塞作品在其他国家所产生的影响的研究。这类论文的作者把研究视野放在世界文学范围内,以黑塞作品所产生的影响为研究方向,在调查史实的基础上,总结黑塞作品在其他国家的接受情况。例如华东师范大学夏光武博士从美国的“黑塞热”现象入手,认为黑塞的浪漫精神融合了东方的哲理思想,给战后的美国读者提供了心灵的解构及重构的动力,同时也发生了遗忘和扩张两种误读,黑塞热的结果是形成了美国特殊的文化现象:垮掉派运动、嬉皮士运动以及反文化运动受其影响,引起了大众文化运动与普及。华东师范大学的张弘与顾梅珑合作的《走进“魔术剧”与“玻璃球游戏”—1949至2003中国黑塞研究》,重点概述了80年代后中国对黑塞翻译出版与研究的大致走向;张弘和詹春花合作的论文《黑塞在解放前中国译介情况的补遗》,是从文学船舶角度来做的关于黑塞在中国的影响情况的研究。
此外,不少研究者都提及了黑塞和西方文学流派(特别是浪漫主义)与文化思潮的关系。有的学者也开始尝试将黑塞及其作品和中国现当代的作家作品进行分析比较,如赵晓丽和屈长江的《慎独—从黑塞与鲁迅所想到的》、刘保昌《女性·死亡·国民性—关于〈废都〉和〈荒原狼〉的对读》、张薇的《试证〈狂人日记〉和〈荒原狼〉》等都做了有益的探讨。
第四类是对黑塞作品形式与风格的研究。这类论文着重从形式上分析对黑塞作品进行分析,例如武汉大学2005届硕士研究生马涛借用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从对话的主体、对话的形式、对话与辩证法三方面来分析黑塞小说在解构与语言上体现的对话性。大多数研究者肯定了黑塞创作的浪漫主义特色:“黑塞是一位始终都保持着浪漫主义遗风的作家,这突出表现为他总是用浪漫精神去看待人和世界”;黑塞“始终保持着他抒情诗人的本质”;不少文史专著也把黑塞归入批判现实主义流派来介绍,强调作者主张“到现实世界去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等。象征手法也是一个关注的热点。研究者之处:“黑塞毕生追求精神上的和谐同一以及超脱瞬间生存的永恒艺术,并且总是采用富于浪漫色彩的象征手法写入作品中。”“荒原狼”“母亲”“河流”“玻璃球游戏”“魔术剧”这一系列意象的象征手法的运用都受到了极大地关注。此外,黑塞小说创作中的心理分析也是极为成功的,他运用了大量心理刻画和心理描写的手法。如《荒原狼》中已经出现了“梦幻、幻觉、潜意识”的描写。最后,黑塞的文学语言充满了哲理和诗意,体现出鲜明的特色;并指出他“善于把朴实无华、简洁通畅的口语与对生活诗情浓郁的描述结合起来”。
第五类是对黑塞与东方文化关系的研究。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卫茂平、马佳欣、郑霞合著的《异域的召唤——德育作家与中国文化》一书中,有关黑塞的研究内容集中在“德语文坛中国文化之回声”这一章的“驰骋在东方精神王国的黑塞”一节里,研究者认为黑塞理想中的东方世界是由中国智慧和印度思想构成的,这一东方精神世界是黑塞思想体系中的一部分。另有卫茂平专著的《中国对德国文学影响史述》一书中也有对黑塞作品中东方思想的归纳。此外,在研究黑塞的专著《黑塞研究》中专章论述了“黑塞与中国”。从学术论文来看,早期有陈壮鹰的《赫尔曼·黑塞的中国情结》,从黑塞的生平、著作出发简述了他对中国文化的接受及其影响。华东师范大学的张弘教授也对黑塞与中国文化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专题研究,其研究成果“黑塞与中国”共包括一片博士论文和数篇硕士论文。值得一提的是,张佩芬所著的《黑塞研究》是国内第一部全面研究黑塞的综合性专著,按黑塞的生平排列章节和作品,就黑塞的生平、思想和主要作品收集梳理了国内外研究者的研究成果(以国外为主),并专章讨论了“黑塞与中国”,对国内黑塞研究做出了有益地指引和贡献。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