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波乐》与唐代嘲谑诗风文献综述

 2022-08-12 10:07:02

《回波乐》与唐代嘲谑诗风

——文献综述

摘要:在嘲谑文学的研究中,对唐代嘲谑诗歌的研究较少,而嘲谑诗《回波乐》通常与其他诗歌合并研究。在把《回波乐》作为研究对象前,阅读分析《唐代幽默文学研究》《唐代谐谑诗研究》《初唐宫廷诗考论》等文献,决定通过探究《回波乐》的出现、发展及传播以及《回波乐》等嘲谑诗的主要题材、艺术特点,分析《回波乐》及唐代嘲谑诗风兴起的原因和其背后唐代文人的心理特征。

关键词:《回波乐》;唐代;嘲谑诗风

一、文献综述

“嘲谑”即开玩笑,是一种有趣的文学现象,自古有之,无论哪个朝代都有其独特的嘲谑形式,到了唐代便与诗歌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形成了独特的唐代嘲谑诗风。嘲谑诗为戏谑调笑所作,其本质就是要使人发笑,比较随意,少有体系,而在诸多嘲谑诗之中,《回波乐》是一类体系较完整的嘲谑诗,能够进行独立分类。从初唐宫廷嘲谑诗《回波乐》入手,可以从其发展特点、传播特点观察到唐代嘲谑诗的部分风貌,同时《回波乐》的一些主要题材、艺术特点可以反映出大部分嘲谑诗的相似特征。

《回波乐》是唐教坊曲名,题中所述的《回波乐》即指根据此固定曲调格式填入的词,多作以嘲谑,内容风趣,语言幽默。《回波乐》尝流行于唐中宗时期的宫廷,现今留存较少,重复较多,但将其汇集起来观察,仍能窥见曾经《回波乐》及嘲谑诗的繁盛。相比唐朝的正统诗文学,嘲谑诗更显现出一种独特的、活泼的生命力,跳脱出传统诗风,以其娱乐性展现了唐朝上下皆嘲、洒脱开放的社会风气,同时也反映了唐代文人有趣的心理现象。首先了解“嘲谑”的概念,以及《回波乐》的来龙去脉,包括《回波乐》的出现、发展和传播特点;其次,《回波乐》作为一种嘲谑诗,其题材却并不局限于嘲谑,其艺术特点也值得探析,综合可以得到嘲谑诗的大致风貌;最后,通过《回波乐》等嘲谑诗的特征可以观察到孕育了唐代嘲谑诗风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以及唐代文人的功利、逸乐等心理特征。探究嘲谑诗《回波乐》的产生、发展、传播、主要题材及艺术特点,发现其他嘲谑诗与《回波乐》的相似特征,并分析《回波乐》及唐代嘲谑诗风兴起的原因及其背后唐代文人的心理特征。

《回波乐》是由民间传入宫廷的一类嘲谑诗,多见宫廷宴乐时群臣游戏作《回波乐》的记载,可见在宫廷之中也曾嘲谑成风。祝良文《初唐宫廷诗考论》系统梳理了初唐宫廷诗的嬗变轨迹。贞观前期崇尚雅正,中期由雅正转向文华,贞观后以颂美为主,至中宗时期娱乐化倾向明显。而《回波乐》正是在中宗时期成为宫廷宴乐的宠儿,《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本事诗》《唐诗纪事》都记载了中宗的提倡和群臣作《回波乐》的轶事。至玄宗时,宫廷诗的娱乐性有所回落;开元九年后,宫廷诗回归文质,较此前有了本质的区别。在梳理初唐宫廷诗嬗变轨迹的同时,该篇还分析了其嬗变背后的政治、历史、经济等原因,由此更可见唐朝诗风的发展,理解嘲谑诗风的由来。

嘲谑诗成风说明了唐人嘲谑的风尚是非常盛行的。徐静《从lt;朝野佥载gt;看初唐文人的嘲谑风尚》从《朝野佥载》入手,分析游戏性、排异性、模拟性等文人嘲谑的特点,探究唐朝文人喜好嘲谑的原因(魏晋风气遗留、社会环境、政策制度、文学折射等)和嘲谑中蕴含的批判、中庸态度。乐继平《论唐代社会的戏谑风气》从言语、行为、幽默文学发展等方面阐述了唐代的戏谑之风,分析了胡人风气 、法网松弛以及时代背景三方面的原因,认为唐代的戏谑之风是全方位的,再无朝代能与之匹敌。彭静岑《论唐代文坛喜好嘲谑的风习》从现象分析政治、经济、文化原因,认为嘲谑是唐人生活的一部分,嘲谑与唐代的文学也是密不可分的,嘲谑文学的出现源于嘲谑之风的盛行,“是唐代文学世俗化和平民化的体现”。尽管三者分析的角度各有不同,却都反映了唐代时代背景的宽容和嘲谑风气在唐代的盛行。从文章所举例子来看,嘲谑最常见的表现就是篇幅短小、常见于唐代生活的诗歌,无论官场民间皆可见带有嘲谑意味的诗歌,甚至传播量也很大。另外,张宪光《唐人嘲谑之风》分析了唐朝文人嘲谑的现象与政治原因,将唐代嘲谑与魏晋对比,批判了唐代官场文人嘲谑时谄媚和排挤的丑态,认为唐人不加筛选的嘲谑相比魏晋是有失风度、非常恶俗的。相比之下,唐人的嘲谑确实更加不羁,题材、场合也不加约束,如乐继平所说是全方位的,但常常是这样翻开的“丑”和“俗”让唐代嘲谑文学更加鲜活,展现出更多的东西,而唐代嘲谑文学所包含的方面也远不止这些。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