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关联翻译理论浅谈文化内涵词的翻译——以《彷徨》两个英译本对比为例文献综述

 2022-08-18 09:24:48

从关联翻译理论浅谈文化内涵词的翻译

——以《彷徨》两个英译本对比为例

摘要:文化内涵词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特定民族文化信息的重要载体,其形式与使用都极富民族特征,在翻译过程中,是译者需要特别留意的问题。鲁迅的《彷徨》在中国文学中具有不容替代的时代地位,通过对其两个英译本的对比分析,探讨关联翻译理论下的关联性原则在文化内涵词翻译中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文化内涵词;关联翻译理论;《彷徨》;翻译对比

一、文献综述

在跨文化交际的实践过程中,为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把优秀的中国文化作品传播至海外,成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而翻译作为文化传播的基础和桥梁,具有必要性、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只有优秀的翻译作品,才能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内涵词作为中国文化的载体,具有内涵的丰富性、独特的民族性,而中西文化内涵却是始终不能达到完全对等的,这使得文化内涵词的翻译成为翻译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如何谨慎恰当地处理这些文化内涵词,并将中国文化的精髓更准确地传播至海外,已成为其翻译的难点所在。

  1. 鲁迅《彷徨》

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其作品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力。

生于长于浙江绍兴的他,对特殊社会历史背景下的江南文化、民俗风貌有着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认知。在郭彦娜的《20世纪初鲁迅作品外译实践对当下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启示》一文中,就对鲁迅作品外译作为中国新文学海外传播的发轫的各项情况进行了总结,肯定了其承担了中国现代文学海外传播先行者的角色。《彷徨》是鲁迅发表的第二部小说集,创作于五四运动落潮、新文化运动开始分化的1924、1925这两年间,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文化内涵词,笔者将以中华书局2013年出版的《彷徨》小说集作为原文资料,对其收录的共11篇短篇小说进行有目的性的研读和总结。

  1. 《彷徨》译本

据笔者查阅统计,能检索到有确切的信息的译者的鲁迅作品的译本至今有四十余部之多,译者也多达数十人,经过筛查选择,最终选择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译本与蓝诗玲的译本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其中对文化内涵词的翻译。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