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中的美与悲文献综述

 2022-01-11 22:05:04

全文总字数:3648字

文献综述

  1. 前言

研究日本近现代文学时,作为一个继印度大诗人泰戈尔之后第二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家的亚洲作家,川端康成一定是其中最为闪耀的几颗明星之一。他1899年6月14日出生于大阪,二岁丧父,三岁丧母,由祖父抚养,唯一的姐姐则被寄养到亲戚家。但死亡总是接踵而至,八岁那年祖母去世,十二岁那年唯一的姐姐也去世了,最后在十六岁那年连抚养自己长大的祖父也过世了,因此川端康成也被称作是“参加葬礼的名人”。自童年起一直伴随身旁的死亡让川端康成的内心感伤且孤独,这种内心的痛苦与悲哀成为后来川端康成的文学底色。

他年轻时候曾喜欢过一个名叫伊藤春代的女孩,两人从相恋到订婚,但最终女方与他解除了婚约,从小伴随的孤独与失恋的双重打击对川端康成的打击是巨大的,他因此常满怀忧郁的心情去伊豆汤岛散心,这个地方带给他无限的文学创作灵感,这也是他代表作《伊豆的舞女》的灵感来源。也许是有始有终,从小伴随死亡阴影的川端康成在1972年4月16日选择了口含煤气管的方式自杀身亡,这位文学大家并未留下纸质遗书,深受佛教思想和虚无主义影响的他在1962年就说过:“自杀而无遗书,是最好不过的了。无言的死,就是无限的活。”

川端康成一生创作了一百多篇长篇、中篇和短篇小说,此外还有许多散文、随笔、演讲、评论、诗歌、书信和日记等。他战前和战时的小说大致可归为两类:一类是以他的真实人身经历为素材直接写就,有的加入部分虚构;另一类则是以描写社会下层的人物为主,特别是那些处于社会下层的女性,譬如歌舞伎。川端用它唯美的笔触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民族内心的另一面——宁静悠远的心绪以及掩不住的淡淡哀伤。

让我决定选择川端康成的作品进行研究的原因是我年少时曾看过川端康成的《雪国》,年少时读不懂,看了个大略就束之高阁。大学时一次整理书柜这本书被翻出来,我在重读之后虽然还未能完全理解川端康成的美学思想,但读出了叶子对爱情的执着直到坠楼身亡以及驹子对岛村徒劳无望的爱慕,其中的物哀美学深深的吸引了我,让我对川端康成的作品开始留意,而选择《伊豆的舞女》进行研究也有原因,一是伊豆这个地方是川端康成文学灵感井喷的地方,我希望通过这本书的描写来从他的角度了解伊豆这个地方,二是舞女的身份,作为社会下层求生的卑微人物,我希望通过这本书对舞女这一形象的刻画来理解川端康成对于美与悲的观点和他“美即悲哀”的文学思想。

川端康成的文学作品中美好伴随着悲伤,美丽伴随着毁灭,他的美学思想与日本传统的“物哀”美学是一脉相承的。

“物哀”是日本江户川时代的国学大家本局宣长提出的文学理念,也可以说是他的世界观。“物哀”指的是“真情流露”,当人心接触外部世界时,触景生情,感物生物,心为止所动,有所感触,这时候自然涌出的情感,或喜悦,或愤怒,或恐惧,或悲伤,或低徊婉转,或思慕憧憬。

这在日本的文化中也有体现,正如插花艺术一般,美丽却转瞬即逝。川端康成的作品中也有这些同时具有美好和伤感品质的东西。川端文学的美的“物哀”色彩是继承平安朝以《源氏物语》为中心形成的物哀精神,往往包含着悲哀与同情的意味。川端继承日本古典传统的“物哀”,又渗透着佛教禅宗的影响力,以“生—灭—生”的公式为中心的无常思想的影响力,在美的意识上重视幽玄、无常感和虚无的理念,构成川端康成美学的另一特征。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