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下的“丧”文化解读文献综述

 2022-04-29 21:22:52

文献综述

“文化”从来都是学界极为关注的话题,随着各种新的传播媒介的出现,不仅仅是主流文化,“亚文化”也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而在当下,随着青年群体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各种迎合青年受众的电子产品的出现,青年成为亚文化的主要创造者和传播者,他们所使之流行起来的亚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符号,在表达着年轻人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折射着深刻的社会与阶级内涵。

关于亚文化的研究,随着电视等多样化媒体的出现就已经引起传播学界的注意,在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以及《童年的消逝》两本书中,他明确的阐述了新型的、娱乐化的传播媒介对于主流文化的冲击以及对整个社会风气的影响。此时对于亚文化的研究重心主要放在其不良影响方面。并且此时对于亚文化的定义与研究尚未细分,学者们只是将关注点放在电视等强调感官的电子媒体对于更注重理性的纸媒的冲击以及由此而带来的过度娱乐化倾向。而这种倾向在当下依旧存在,并且伴随着不断创新如今已然呈现百花齐放的状态的各种媒介不断拓展。而在这种大众娱乐化的背景下,青年亚文化也同样呈现前所未有之繁盛。在学者彭兰《网络传播概论》中较为具体的总结了伴随网络而产生的目前较为流行的亚文化分类,譬如段子、表情包等。

但是由于网络世界的日新月异,几乎每天都有新的网络热词、新的流行语、表情包不断涌出。这是一本书,一片文化所无法全面概括的。自拍文化、弹幕文化、直播文化等等都是近年春笋般冒出的青年亚文化的代表。而孙页的《网络群体传播中的亚文化研究——以表情包为例》、张宁的《消解作为抵抗:“表情包大战”的青年亚文化解析》和彭兰的《自拍——一种纠结的“自我技术”》都体现了新媒体时代下,网络和技术对于青年亚文化的促进、亚文化的多样化发展态势和学界对于不断翻新的青年亚文化的重视。

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青年亚文化逐渐向着消极发方向发展,网民们在网络上通过网络流行词、段子、表情包等进行自嘲或互嘲,形成一种“丧文化”。而近年来这种日渐兴盛的“佛系”与“丧文化”更使得对于当代青年亚文化的忧虑再次成为学界热切探讨的话题。学者们认为这种过多的消极的因素不利于倡导正能量,放任其发展不利于培养良好的社会风气,这一时期学者们对于“丧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的批判上。如陈赛金《当代青年佛系现象的成因与对策》、张晓庆《丧文化背景下的青年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研究》、农结恋《风靡的佛系不过是丧文化的有一个符号》以及张美兰的《符号化视角下的丧文化解读》等等,更多的是在论述“丧文化”的弊端、其对于主流文化的消解、其对于青年群体错误的价值导向,在探讨其弊病的同时提出种种解决方法等。

可是在学界对于青年亚文化的消极内核持否定与批评的同时,“丧文化”的流行却不见颓势甚至进一步发展,这使得越来越多的学者比起仅仅批判其错误的价值倾向转而挖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无论是张志坚的《青年“佛系”现象的透视与解读》、卜建华的《“佛系青年”现象下的文化表征与社会心态透视》还是缪苗的《“佛系青年”现象生成逻辑与引导研究》都把视线转向造成青年“丧文化”的原因上,认为这种现象的形成是由于新兴媒介技术的助推以及社会转型期的矛盾等因素所造成的,并且这种探索还不断向更深层次探入,研究主题也更加丰富而发散,比如肯·麦克洛克在《我们只是一起闲逛——青年文化与社会阶级》中将亚文化中的消极倾向与阶级联系在一起,认为当下消极的亚文化倾向很大程度上是由青年群体所处的备受压力的阶级所造成的,揭示了青年亚文化背后所折射的青年阶级生活状况以及社会矛盾,这类研究使得学界对于青年亚文化有了更加立体而全面的认识,并使得对于青年亚文化的探索朝着更为严肃的方向深入。

而国内许多学者此时也同样的,不再单纯执着于“丧文化”之表面的消极,转而更多地关注这些“丧文化”的内容本身,讨论年轻人的文化创造与取向,从中挖掘这种非主流文化的社会价值,温晓俊的《新媒体时代下“丧文化”的生产与文化透析》体现了立足于新媒体的时代背景下对于丧文化的生产过程以及其所表达的内容本身的解读,除此之外,张萌《亚文化谱系中的“佛系”网络流行语研究》、李雨骋的《新媒体浪潮下的锦鲤崇拜传播折射的社会现象剖析》、刘朝霞和王瑜的《新媒体视域下青年网络“丧文化”传播研究——以流行词“佛系”为例》都展现了学者们对于时代背景以及亚文化内容本体的重视。不仅如此,不少学者在此基础上不再持曾经对“丧文化”的批评态度,而是正视其积极价值,用辩证的视角对其进行反思并发现其“丧”之中所包含的青年群体积极的价值诉求。杜骏飞《丧文化:从习得性无助到自我反讽》是这方面的代表。又如蒋建国、李颖欣的《网络情绪表达与价值观引领——对丧文化的反思》、程明的《以“上文化”消解“丧文化”》以及苏宏元、贾瑞欣的《后亚文化视阈下网络“丧文化”的社会表征及其反思》等文章都将研究重心转到对与青年亚文化之“丧”的反思。

目前对于青年亚文化的研究还在不断深入,只是现在的学者们比起以往更加重视新媒体时代这个重要的时代与社会背景,并且将不同的亚文化类别相联系,从而对于亚文化全体产生一个更为宏观的把握,在新的青年亚文化出现之时能对其进行更加全面的阐释。譬如孙洋洋《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青年亚文化转向》就将新老亚文化相联系,对比来论述当代亚文化的变化,并对青年群体文化的未来进行预测。如今对于青年亚文化的探究已经逐渐由被动的事后探讨转为事前预测与引导,从单纯的持批判或支持态度到更加具有反思精神。这对正确认知不同亚文化,营造清朗的文化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

总而言之,青年作为社会的主要活力,他们在文化创造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力量,而新媒体无疑是为充满了创造力的年轻人提供了创造与传播的温床,他们借此创造出多姿多彩的青年亚文化。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一代代年轻人的接替出现,青年亚文化只会愈来愈繁荣。因此,学界只会愈发重视它,对其进行更多的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其所包含的文化内核,社会背景,阶级立场,商业价值都会一点点被发掘出来。对于亚文化的研究,已经经历由简单都思辨的过程,即使是如今表现出消极的“丧文化”,学者依旧从中发掘出深刻的内涵与积极的诉求,而如何在此基础上正确的引导与利用青年亚文化下一步所要关注的内容。与此同时,我们不得不关注到,日渐多样化的亚文化也给主流文化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主流文化如何应对这愈发强劲的冲击,在维护自己权威地位的同时与青年亚文化和谐共生,形成良好的文化环境也是学界不可忽视的重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