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勇被称为“当代中国短篇小说中的奇才”,其作品中刻画的人物自社会“上流”到“底层”,构成旧中国的微观缩影,揭露社会百态。短篇小说《纽约客》处于白先勇作品创作的发展阶段,收录了其赴美后不同时期所写的六篇文章。以二战后赴美的中国留学生群体为描写对象,反映了一群漂泊的“纽约客”在中西文化冲突下所经历的种种迷茫失落、挣扎与幻灭,体现了白先勇创作立场从国族到世界主义的变化过程,交织着对人的命运和文化命运的双重思考。
生于广西,长于台湾,学于美国,由于白先勇自身经历的独特性,在其作品中多次出现从大陆辗转台湾甚至美国的游子形象,从高官显贵到平民百姓皆有。其作品常常流露出强烈的伤感主义情绪,关注漂泊游子群体的生活现状和精神困境。总体来说,对白先勇作品的研究多聚焦于海外漂泊群体心灵孤独与中西文化的冲突差异,以及游子们边缘人的身份。但由于白先勇作品中更多出现的女性形象,研究聚焦于女性群体,作品《台北人》中的尹雪艳、《纽约客》中的李彤、《玉卿嫂》等多是人们分析的对象,通过李彤、尹雪艳等人的悲剧反映探讨那个时代的悲剧和成因;亦或是专注于白先勇《寂寞的十七岁》、《青春》等带有明显自传性的作品,结合其自身经历进行探讨。不过,这些主题的分析大多离不开“乡愁”一词,白先勇将乡愁融入了多数作品中,因此其作品带有浓厚的乡愁气息,桂林、南京、大陆等背景常常辗转出现在其作品中,其作品中的主人公也多是从大陆流落至台湾,从国民党官员家属到社会底层百姓,因此乡土情结是所有研究不能逃避的主题。
白先勇的创作大致可以分为探索期、发展期、成熟期和开拓期四个阶段。早期作品多带有自传性质,主要写其童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发展期作品指其赴美后所写的文章,以《纽约客》为代表,写漂泊到海外的国民党贵族子弟,写游子在中西文化冲突下认同危机,写他们的落寞孤独以及爱情婚姻方面的悲剧;成熟期作品以《台北人》为代表,《台北人》在思想和艺术上比《纽约客》更加成熟,白先勇将故事与中国近代的历史社会相结合,具有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从而作品有了新的现实主义深度,这也是大众相较《纽约客》更加重视《台北人》的原因。开拓期创作指白先勇近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孽子》,将同性恋群体与人性、社会的描写联系起来,在小说中提出了许多社会问题,在内容和题材方面都是一次重大的突破和里程碑。
《纽约客》作为白先勇创作发展期阶段的作品,收录了《谪仙记》、《谪仙怨》、《夜曲》、《骨灰》、《Danny Boy》、《Tea for Two》六篇文章赴美后不同时期所写的文章。《纽约客》以二战后赴美的中国留学生群体为描写对象,反映了一群漂泊的“纽约客”在中西文化冲突下所经历的种种迷茫失落、挣扎与幻灭,体现了白先勇创作立场从国族到世界主义的变化过程,交织着对人的命运和文化命运的双重思考。《纽约客》中的游子群体分为自我放逐的没落贵族家庭的女性、因政治因素而被放逐的群体以及被主流社会所排斥的同性恋群体三方面,其中的典型游子形象如李彤等人常常与其他漂泊者一同探讨,并未单独以此书为主并探讨其中的漂泊者形象。这次的论文打算从《纽约客》中的三类群体入手进行逐一分析,分析各不同时代特征下各飘零群体形成的时代因素、环境因素以及自身悲剧性的成因。继而融合白先勇自身经历,结合作者自身分析在当时大环境下漂泊离散形成的成因及影响,进一步探讨作品中多次书写漂泊游子形象的深意。
《纽约客》中的游子,不仅有从大陆流落至台湾的中国留学生群体,还有在美国本土的同性恋群体,这众多的“纽约客”们在精神上有着类似的困境,都属于边缘人的身份。对《纽约客》进行研究,有助于大众对白先勇作品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对漂泊群体的探讨能够更好地理解白先勇作品从《台北人》到《纽约客》之间空间的转换和群体的扩大;结合白先勇自身从大陆漂泊至台湾再至美国的相似经历能够更好地分析游子群体精神上的孤独与悲剧性的成因,更深一步了解白先勇作品中常出现漂泊游子群体的含义。
尽管《纽约客》处于白先勇创作的发展期阶段,但作品的创作都有独特的普世性,其中的独特思想价值和意义仍着无与伦比的意义,更值得人们更深一步的探讨。正因为《纽约客》创作背景的独特性,才更值得人们进行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从台北人到纽约客—白先勇对身份认同的追寻》
《解读白先勇纽约客中的国族立场》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