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冰心《寄小读者》的语言特色文献综述
摘要:《寄小读者》是冰心女士在1923年—1926年间写给小读者的通讯,共二十九篇,其中有二十一篇是她赴美留学期间写成的,主要记述了海外的风光和奇闻异事,同时也抒发了她对祖国、对故乡的热爱和思念之情。以该作品作为出发点,研究其语言特色,能够更深入理解作者传达出的文化价值。
关键词:冰心;《寄小读者》 ;语言特色
- 国内外研究现状
当前,国内外对冰心散文及该作品的研究主要分为冰心五四时期反映出的文学意识研究、《寄小读者》中体现的思想及艺术特色、《寄小读者》中的爱与童真的体现、冰心作品中与宗教关系的探讨几方面。
- 冰心五四时期反映出的文学意识研究
蒋美红在《五四前后文学翻译对冰心早期创作的影响》中论述了五四时期文学翻译对冰心早期创作的思想观念、表现方法、语言应用等多方面的影响,使得冰心五四时期的创作呈现出新的风貌,成为研究翻译参与文学建构的上佳样本。五四前后的翻译高潮引起中国文学内部结构的变迁,改变了彼时作家的创作轨迹。冰心作为新文学第一代重要代表作家,有着强烈的传统文学气质,但时代涌动的翻译热潮又为她的创作提供了新的审视社会和自我的视角。
聂文晶在《五四时期“儿童的发现”与国民性改造思潮》中论述,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在高呼人的解放、妇女的解放的同时,也重新审视传统儿童观,逐渐建立起以尊重儿童的独立人格与保护儿童的合法权利为核心的现代儿童观,这标志着近代中国“儿童的发现”。“儿童的发现”与这一时期的国民性改造思潮密切相关。以其为参考,可对解读冰心《寄小读者》有极大帮助。
黄炎权在《从“爱的感觉”到“爱的哲学”——谈五四时期冰心创作中人物形象的转变》中论述,五四时期的主体的传统观念,是重新建设以“民主与科学”为基础的“人生哲学”。冰心在其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的人物形象,鲜明和集中地体现了当时流行的“爱”与“美”的哲学对五四青年知识分子新的人生观产生的影响'。“爱的哲学”曾经在新文化运动前后发挥了不可忽视的慰藉作用,安抚了青年知识分子苦闷落寞的心灵,鼓舞了他们生活和前进的勇气。但冰心之后思想的停滞不前也正说明了“爱的哲学”的局限性。
(二)《寄小读者》中体现的思想及艺术特色
邓华在《浅析冰心lt;寄小读者gt;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中论述,《寄小读者》是冰心最早关注儿童文学的通讯散文合集,这部作品以母爱、童心、大自然为主题,充满了浓郁的抒情色彩,形成了以爱和美为基调的思想艺术特色。作品具有纯真的童心美,歌唱童真,珍视童心;具有圣洁的母性美,热情讴歌母爱;具有亲切的自然美,热切地歌唱自然美。作品以其真挚的感情、新颖的形式,柔婉的语言为“五四”以来的小朋友们开起了一扇启迪心灵的窗户。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