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红楼梦》王熙凤的人物形象文献综述

 2022-08-02 11:03:22

文献综述

“开卷不读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红楼梦》是传统文化的结晶,是生长于中国五千年文化中的一棵大树,是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其在描写人物形象上,打破了原有的二维化格局,将人物写活了,作者严格依照生活的本来面目进行创作,“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他笔下的人物往往“正邪两赋,善恶相兼”,大都是多侧面、多棱角、多变化的圆形人物,真正打破了“恶则无往不恶,美则无一不美”的传统人物描写模式。《红楼梦》也代表着中国古代小说心理描写的最高成就。这在过去的小说中是不存在的,对当下的小说创作依然有借鉴意义。其中王熙凤作为主要人物之一,人物性格独特性显著,作者将其刻画得入木三分,惟妙惟肖,对于人物形象描写颇具参考价值。在这个基础上,我选择的研究课题是《试论红楼梦王熙凤人物形象》,为了做好毕业论文,我通过查阅和分析相关文献资料,会对撰写论文起到一定的帮助。

本论文的研究资料来源于原著的详细解读以及国内诸多研究《红楼梦》的名家书籍、著作。

首先是关于《红楼梦》原著,结构宏大、情节委婉、细节精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声口毕现,堪称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经典。关于《红楼梦》的作者,原本就有多种说法及推想,“前八十回曹雪芹著、后四十回高鹗续”的说法只是其中之一,还有版本在修订中校注者改为“前八十回曹雪芹著;后四十回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应当是一种更科学的表述,这也体现了校注者对这一问题的新的认识。

根据我在网络查阅的资料了解到,通行本《红楼梦》的发端是清乾隆书商程伟元通大量印刷、廉价发行的120回《红楼梦》。而周汝昌等一些《红楼梦》研究者认为,这个通行本是在清乾隆文化专制的背景下流布的,当时曹雪芹的《红楼梦》没有被全部禁毁,而是经过和珅安排改造、找写手高鹗对前80回“点窜原文”,对80回后全盘重写,把它变成一部单纯的“情书”。新中国成立后,《红楼梦》有两个通行本流传较广,一是195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以程乙本为底本的120回《红楼梦》;二是198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以庚辰本为底本的前80回加高鹗后40回续书的120回《红楼梦》。因此我选择了通俗的流行版本曹雪芹著高鹗续。

除了对于原著的仔细阅读之外,要研究“王熙凤”这一人物形象还需要一些红学家的解读和研究作品。不得不提的一位就是周汝昌先生。周汝昌先生是当今最重要的红学家,是考证派红学的集大成者。曹雪芹痴迷,写书用了10年,周汝昌更痴,研红用了60年。同是痴人,则有了性情上的相通,文学的研究不仅仅是技术活,更重要的是性灵的参与、灵魂隔世交流的能力。因此,也许没人能比周老先生更对《红楼梦》的本文敏感了。这位中国红学家、是继胡适等诸先生之后新中国红学研究第一人,考证派主力和集大成者,被誉为当代“红学泰斗”。其红学代表作《红楼梦新证》是红学史上一部具有开创和划时代意义的重要著作,奠定了现当代红学研究的坚实基础。周先生的红学研究特点就是其全面性和涵盖性,几乎涉足了红学研究的每一个具体领域,而且都十分深入。周汝昌少年时就常听母亲讲《红楼梦》的故事,后来又从母亲手里看到古本《石头记》。然而促其真正步入“研红”之路的一个重要因素,当数胡适先生的影响。1947年,当时在燕京大学读书的周汝昌收到一直进行《红楼梦》版本研究的四兄自天津寄来的一函,说他新近看到亚东版《红楼梦》卷首有胡适之的一篇考证文章,其中有敦诚与敦敏皆系曹雪芹生前挚友的新论说,他嘱去燕大图书馆周汝昌查证。周汝昌遍查燕大图书馆,在敦敏诗集中发现了那首《咏芹诗》,周汝昌将这一发现撰写成文,并在《天津民国日报》副刊发表。看到文章的胡适之当即复信周汝昌,自此胡、周书信往来切磋讨论《红楼梦》,成为现代红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因此我选择了周汝昌先生的《红楼小讲》。其主体部分曾连载于报纸,之后结集成书,颇为各界读者喜爱。对《红楼梦》的人物、故事及前呼后应、手挥目送的笔法等多方面内容进行了精当的解说点评,尤其是对《红楼梦》的主旨、精神,再三致意,堪称引领普通读者了解、体悟《红楼梦》真谛的绝佳入门读物。

另外为了论文撰写有更多的研究基础,我还将观看著名的红学家刘心武先生的百家讲坛《揭秘红楼梦》系列。该讲座基本囊括刘心武通过文本细读和原型研究,对《红楼梦》进行探索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心得,是刘心武研究成果的重要汇报。节目内容涉及《红楼梦》概况总说、曹雪芹家世与历史背景、各种探佚线索与分析等,并解读出书中数十位人物命运轨迹,由此提出诸多认知《红楼梦》的新的高级精神内涵。

同时,我也会从在研究红楼梦的众多作品中找一些研究作为论文撰写的依据,有一些只是单纯的列举出《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以及事件的分析,但同样对我论文的创作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比如王意如的《趣说红楼人物》既紧扣作品,不作索隐,但也东拉西扯,旁及左右;既忠于原著,不玩戏说,但也引类譬喻,伤时讽世。仔细罗列了金庸武侠中不管是宝黛的感情,还是家族的衰败,作者都一一叙述。并且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洞悉每一个人物的内心世界,分析他们的言行举止,并且分析他们所有结局的必然性或者可能性。该文献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价值,一是因为该文献包罗齐全,可以相当于《红楼梦》对于各个人物的一个简读本;二是因为该文献中对每一个人物的分析都恰到好处,并且会抛开小说去洞察主人公的内心世界,给出他们必然的结局;三是文献中语言清新自然,见解独特,并且读者读来易于接受,信息量又极为丰富。因此王意如的《趣说红楼人物》也成了论文创作中最简便的参考文献。

再比如王昆仑的《红楼梦人物论》不仅对所论人物精到准确,而且是举一得三,往往在一个人物论里,就纵横排比,涉及到不少人物,这说明他对全局了然于胸,然后才下笔分别作特写的。王昆仑是从总体透视了这部书才着手写“人物论”的,因此,他在“人物论”里,常常表现出对《红楼梦》的总体的认识。这两本书对于我想要理清王熙凤这个人物形象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对于论文撰写来说有不小的帮助。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