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士的“桃园梦”与江湖的“桃园情”
摘要:在人类社会漫长的文化历史中,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史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而传统文化中的“士”文化阶层与游民社会的起源与发展又对于中国古代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长远而又深刻的影响,同样对于文学创作的主体——知识分子也有着不同程度的熏染,有时甚至反映到了文艺思潮的变迁中去。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国内外部分专家学者对中国古代文艺作品赏析研究的总体概况,梳理,总结了相关文献,进一步了解中国历史政治环境的演变、社会群体的变迁和中国社会传统文化的特征。结合文士的“桃园梦”和江湖的“桃园情”来比较和考察“士”与“游民”两个阶层在中国历史上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联系与作用,解释一些古代和现代的文学现象及文化现象,并从中探索中国历史的发展与曲折,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文士;游民;文化历史
- 文献综述
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在他的作品《桃花源记》里为人们勾勒出了一幅为后世所向往的人人丰衣足食、和平安定的世外桃源生活。《桃花源记》从此为后世中国文人塑造了隐逸精神的原型,成为了内儒外道精神的延伸,也从侧面折射出了中国古代历史中士大夫阶层对“世外桃源”这个乌托邦社会的渴望。
乌托邦是一个舶来词,原指一个虚构的地点,因此乌托邦的描述通常会以一种完美的形式来呈现社会或将社会倒转,或是藉由旅行者所到达的另一个地理上隔绝且遥远的地方,来呈现某种没有缺陷的世界状态。王晓燕教授在《乌托邦的寻找与背离——以(桃花源记)为蓝本的乌托邦想象》一文中,从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追寻乌托邦幻境中的理想社会的角度出发,她认为各个作者虽然时空远隔,但是都有一个“追寻桃花源”的共同理想。各个时代不同地域的文人们对“桃花源”的景色各有不同的憧憬,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肇始,中国的乌托邦文学开始确立。这也说明了对理想社会的追求这一特质不单只是在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作品里得到体现,而是在全人类的文化发展历史上普遍存在的一个重要的部分。
胡小玲教授在《中西理想世界的碰撞——(乌托邦)与(桃花源记并诗)之对比分析》中,把英国作者摩尔的《乌托邦》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二者所处时代背景的异同之处,认为虽然二位作者所处的社会形态与社会性质有极大不同,但是他们所处的社会仍有共同之处——动荡不安、战争频繁、百姓疾苦。这也说明了乌托邦文学产生的背景是来自于底层人民身处残酷现实社会中对于美好、和谐的理想社会的渴求。
而以陶渊明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阶层,深受儒家思想教义的熏陶,以乌托邦文学作为寄托,表现出来消极避世的态度,强调更多的只是个人的情怀,并非真正意义上地渴望脱离现实社会。鲁迅先生也曾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也指出了,“既然是超出于世,则当然连诗文也没有。诗文也是人事,既有诗,就可以知道于世事未能忘情。”陶渊明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并没有完全做到“超于尘世”,而是对朝政还有留心。由此可以理解到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表现出来的归隐山水之意并不是真归隐,是在“独善”之穷的背景下,也隐藏了作者渴望积极出世而不能的无奈。
陶渊明这种关注时事,求善立功,积极出世的人格特质,在中国历史上的士大夫阶层中并非特例,“士”代表着古代知识分子基本价值观的维护者,以陶渊明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士”的阶层正是借用了《桃花源记》这样的一个神来之笔寄托了儒家观念里对于“大同”理想这一乌托邦社会的向往。
而在大约一个世纪后的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在他的作品《三国志通俗演义》里通过对“桃园三结义”这一虚构的乌托邦情节描写表现出了作者对游民阶层强调侠义精神和平民义气以及崇拜平民英雄的江湖社会风貌的向往。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