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北朝民歌中的尚武精神》文献综述
摘要:北方少数民族的尚武精神对北朝文学创作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体现在较为原始的北朝民间乐府歌谣中。尚武精神融入北朝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最为直接地反映在北朝人民对武器战马的热爱和对豪侠英雄的歌颂崇拜,促进北朝民歌豪迈雄健,激昂悲慨的整体风格形成。北朝民歌对后世唐代的边塞诗以及唐五代敦煌曲子词的发展也具有深远影响。
关键词:北朝民歌;尚武精神; 文学特色;英雄崇拜
一、文献综述
南北朝时期,是我国文学史上的民歌发展继《诗经》十五国风、汉乐府民歌以后的又一次繁荣灿烂的时代。文学是社会现实的反映,民歌是由劳动人民在广泛的生活实践中口头创造,口头流传,并在传播过程中不断经过集体加工而成的大众文学创作形式,它和人民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反映社会现实因而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北朝民歌产生于五胡十六国和北朝时期,流传至今的北歌绝大部分整理保存于《乐府诗集·横吹曲辞》的《梁鼓角横吹曲》中,还有一小部分收录在《杂曲歌辞》和《杂歌谣辞》,数量只存六十余首。民歌的作者是生活在黄河以北的各民族人民,主要是鲜卑族,也有氐、羌、汉族的人民。《乐府诗集》卷二十一解释道:“横吹曲,其始以谓之鼓吹,马上奏之,盖军中之乐也。”横吹曲原本是在马匹上演奏的音乐,是一种军乐,演奏的乐器有鼓和号角。后经南北文化的交流,北方歌曲流传到南方而被梁朝乐府机构记录保存下来,由此得名“梁鼓角横吹曲”。
北方自永嘉之乱后,各少数民族南下入据中原,他们崇尚武力,民族间斗争激烈,相互征战杀伐,攻杀兼并。余留在中原地区的汉族人民不断反抗少数民族的残暴统治,在长期战争氛围笼罩下也浸染了少数民族的勇武雄健的气质。北朝民歌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各族人民创造的诗歌。尽管存世的数量不多,却以其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闪耀于南北朝文坛。尚武精神不仅是北朝民歌的鲜明特点,也是北方少数民族重要的文化内涵和精神特质,浸染北方人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日常创作的民歌中的体现也具有多重的主题和意义。
北朝民歌存世数量较少,更由于它民歌的本身通俗文学的性质,强调“风雅”正统的主流文坛在其产生后很长时间之内都没有对它做出很高的评价,北宋才开始渐渐进入文学评论家的文学视野,但历代以来的研究依旧十分零碎。历来的学者大都是针对北朝民歌中流传更广泛的《敕勒川》和《木兰诗》进行专门的研究,而对整体北朝民歌的主题和风格探究较少。
二十世纪以来,关于北朝民歌的研究才开始慢慢系统化起来。在学术论文方面,研究北朝民歌的论文大多都是围绕北朝民歌中流传更广泛的《木兰诗》和《敕勒川》展开详细论述研究,其中关于《木兰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木兰诗》产生的时代和地点、作品的思想性、作品的艺术特色、《木兰诗》语词的考释几方面。而《敕勒歌》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它的作者、描写的地域、族属与语言、创作的时代背景。论述整体北朝民歌及其艺术风格的论文有范志鹏的《北朝民歌研究》,该论文论述了北朝民歌产生的广阔历史背景以及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还从对南朝诗歌的影响、对唐诗的影响以及后代对北朝民歌的批评与接受三个角度论述了北朝民歌产生的深远影响。李德芳的《北朝民歌的社会风俗史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则从社会学、民俗学等方面研究北朝民歌的艺术风格和思想感情来挖掘其现实的风俗史意义跟价值。马华祥的《论北朝民歌的民族风格》(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一期)和陈志伟的《尚武之风在北朝民歌中的表现及影响》(南都学坛( 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第五期)则从北方游牧民族生活的地域环境、生活方式等等来具体论述北朝民歌蕴含的尚武精神。
在学术著作方面的成就,先是1921年胡适创作的《白话文学史》,此书的第七章节“南北新民族的文学”专门用来论述南北朝民歌,在提及北朝民歌时指出北方平民文学的特别之处正是英雄,是慷慨磊落的英雄色彩,并且指出北方的平民文学的最杰出的作品便是《木兰诗》。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