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界现阶段对“SCP基金会”的研究内容涉及到“SCP基金会”的发生发展过程、创作风格(“临床腔”)、超文本叙事、解构性再生产、集体性创作、自我满足和渴望新奇的创作动机等方面,但基本都在将“SCP基金会”作为一个文艺整体在分析,忽略了该文艺集群自海外流传至中国并扎根的过程中发生的本土化改变。
关键词:“SCP基金会”; “怪恐”文艺叙事; 集体创作; 超文本; “临床腔”
一、文献综述
“SCP基金会”(Special Containment Procedures Foundation)在文艺设定上是一个潜伏在暗处的、收容世界各地的超自然事物以保护这些事物与人类的特工组织,工作人员会用客观冷静的“临床腔”描述发现和处理超自然生物的过程,并在“SCP维基”这一网络平台上建档。而从文学创作的角度看,只要有新奇的点子并掌握网站要求的叙述技巧,无论是谁均可以在网站上传属于自己的“SCP”档案,这无疑也涉及到了超文本写作和集体叙事等层面,目前学界对“SCP基金会”的研究基本聚焦于此。
关于“SCP基金会”的发生发展,“SCP中文维基”的“宇宙史中心页”记载了经过系统性翻译的编年史,共分为六大段:2007年到2008年的“基石”期、2009年的“从欢乐基金会到晦暗风格”期、2010年的“成长之痛”期、2011年的“成熟”期、2012年的“在收容失效时代中”、2013年迄的蕴含无数可能性的发展期。原资料主要由本部的“元老”Roget编纂,脉络清晰、论据详实,它以高屋建瓴又不失细节的视角,带领读者全景式地回顾了“SCP基金会”社群近年来在完善管理制度、摸索创作风格、扩大社群影响等方面做出的种种努力。从发展前期几乎每年都会做出较大创作转型的事实来看,除去“SCP基金会”的设定本身能够极大激发作者的创作积极性以外,不仅创作者普遍都对作品抱有高涨的实验精神和较高水平的质量要求,社群的管理者(同时也是高水平的创作者)也在把控集体叙事的质量和规范创作内容上付出了很大心血。
除去中文维基转载的“社群历史”,单晓溪、朱守涵所写的《维基平台上的“怪恐”叙事——作为新媒介文艺的“SCP基金会”现象研究》这篇论文的第一部分在参考官方编年史之后对发展过程加以精炼并给予总结:“lsquo;SCP基金会rsquo;系列生产活动实质是一场规模庞大的文学艺术实验,最初源于一场自发的文艺模仿潮,之后逐渐转向了有组织有纪律的集群创作。在由一场活动向一个组织转变过程中,读者拥护的阅读生产需求不断被发现和激发,也催促除了相应的管理运行规则。”这个总结是十分中肯的。该论文的论述好在结合了各个时期的创作风格转变与读者和作者对故事内容的思考,兼顾对具有代表性的个别文本的简介,同时点明了“SCP基金会”创作的核心原则:对“怪恐叙事”和体验的追求——“突破人们对虚构情境中超自然事物的麻木,强调故事发生在与人们的世界观与常识完全与现实世界相同的世界,以创造足够的真实感和代入感”。
除此之外,《维基平台上的“怪恐”叙事——作为新媒介文艺的“SCP基金会”现象研究》也给学界打开了全新的研究方向:“SCP基金会”作品集群的创作风格和叙事手法。在创作风格上,“SCP基金会”文艺尽量遵守“临床腔”的规约,它包含但不限于“去口语化、精确简练的表达、专业术语的恰当使用、不带任何主观情绪的描写”,这甚至被写入了网站指导新作者创作的讲解栏(《如何撰写一篇SCP文档》)当中,足见“临床腔”被创作者们重视的程度。“临床腔”不仅指代非文学、科学化的语言,同时也指代了档案中经常可见的删减,而这些处理都是通过给读者造成无法理解的阻滞感和不安感来实现的陌生化技巧,借此,作者可以在二次构建故事之后有效地隐藏自己的主观感受,读者更可以从科学无法解释建立于现实世界上的奇幻事件的强烈错位当中感受到冲击。“临床腔”也通过再现虚构世界的语境的方式,实现了读者在交互性阅读中的在场,使读者在欣赏超文本作品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参与和扮演。而无论是陌生化技巧还是虚构世界的语境,归根到底都与“SCP基金会”创作的“怪恐”文艺形式相连。在叙事手法上,该论文提出了“超文本叙事”和“解构性再生产”两个方面。前者指出了“超文本作品可通过超链接使所有可能的内容都能以更复杂的逻辑在超文本中共存和联系”,因此,在创作中灵活地使用文字、视频、音频、图画,甚至代码设计按钮和倒计时等形式也成为了可能,而文本的不同模块互相又属于不同的叙事空间,这是单一作品的文本内部,不同作品的文本同样可以通过超链接实现勾连,甚至,针对“SCP基金会”的创作可以不限于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文类,更能与动漫、影视剧、游戏等新媒体形式结合,共同组成“SCP基金会”文艺集群。后者“解构性再生产”则指向“解构阅读”和“解构性再生产”两方面,无论是使用了陌生化技巧的临床腔,还是在现实世界中融合了奇幻、科幻元素的辽阔背景,巨大的言说空间会给赋予既定事件以全新解释带来可能:“欢迎所有用户(创作者和读者)表达多元甚至相反经验感受,并同样将之纳入一个超文本集体生产体系之中”。在“SCP基金会”的文艺研究中,这篇论文首次将具体的创作文本与坚实的新媒体文艺理论相结合,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学习价值。
由于“SCP基金会”文艺集群涉及集体创作,毛彬彬所写的《集体性文学创作的意识根源研究——以“SCP基金会”作品集群为例》一文关注到该文艺集群独特的创作模式:“任何人的文学创作成果都被允许发表并接受评判,只需要通过其他读者与作者的评判即可以被纳入整个故事集群,成为SCP幻想世界的一部分。”作者认为,故事是否能通过评价,取决于故事内涵的是否丰富和故事情节的是否合理,因此,“SCP基金会”的集体创作的盛行正得益于读者的阅读期待和创作者的新颖思维。从文学创作的角度看,当前飞速发展的时代带来的社会大众的积极主动的自我表现与创作意识激发了人们的创作动机,而时兴的网络媒介不仅为人们急于抒发自己的愿望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也帮助文艺创作模式“在人的参与性的层面上超越了原本长期存在的个人化的文艺创作模式”,实现了文艺创作与接受的高效互动,帮助创作者“创作符合大众快速变化的文化期待视野的文化产品”,在此基础之上,小众幻想类文学的市场就在创作和接受的良性循环中得以健康且快速地发展。论文最后也以“SCP基金会”为例展望了集体性创作文学的发展趋势,并对“SCP基金会”故事集群的商品化转型提出了一点建议。总的来看,该论文主要是以“SCP基金会”故事集群为典型来分析对新奇事物的渴望、自我满足的需求、网络媒介提供的平台等方面对集体创作的影响,较少涉及“SCP基金会”文艺作品中体现的文学特征,在针对集体创作的机制和影响的研究层面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欧阳友权写的《新世纪网络文学创作的四大走向》、孔潇逸写的《21世纪以来恐怖文学体系“克苏鲁神话”的发展》、王玉玊写的《广义神话的现代转换——21世纪以来中国古代神话元素在文艺创作中的运用》、刘小源写的《我们仍未知道那些开在网络上的花的名字——来自二次元的网络文学》、马季写的《放眼那个全新的世界——略说工业题材网络小说》这几篇论文虽有提及“SCP基金会”,但基本只是与“新怪谈运动”、“怪恐”文艺叙事和未知恐怖类型的网络小说的众多文艺创作并提,针对“SCP基金会”所做的研究深度和广度不可与前文提及的文献相比。而前文提及的文献其实是在将“SCP基金会”文艺集群作为一个整体,分析这整个集群的创作形式和文艺心理,但没有涉及该文艺集群从海外是如何传播至中国并受到好评,又是如何在创作的内容、风格和技法上发生了一些本土化改变的,因此,我认为我的研究课题确实有一定的研究空间。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