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笔记》:何以成为盗墓文学新高度
摘要:论文立足于文本细读探讨了《盗墓笔记》对该类型文学所作的开拓,在作品主题上它从该类型小说对鬼怪的猎奇书写回归于对“人”的关照,世界架构上则开启以鲜明主题融贯多种元素的创作手法,读者互动上则充分体现了网络生成性文本的特殊性。文章最后提出作品对于网络文学整体发展的价值,其在网络文学反类型的创新性探索、跨艺类发展和对网络文学批评应介入文本生成过程的启发上,都是具有代表性的。
关键词:盗墓笔记; 盗墓小说; 网络文学
一、文献综述
中国网络文学已通过一种与西方截然不同的方式获得了巨大成功,而《盗墓笔记》作为网络文学发展至一个阶段后的现象级作品,集中体现了类型文学的一些审美特征和存在问题,对于其发展方向亦有启示。观察国内现有研究,可以看到与这场网络文学的爆发式发展所相对的,是学界研究的相对脱节。“网络文学”是否独立存在,在今天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对于网络文学自身的特性认识尚不充分,对其经典作品的文本式讨论更是少之又少,更遑论“盗墓”这样一个看似脱胎于本土文化、但实际上既不熟悉又极为敏感的类型题材。目前对盗墓文学的研究问题大致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以某部盗墓小说为例,对盗墓题材或盗墓类型文学进行研究。如《论新世纪盗墓文学——以lt;鬼吹灯gt;为例》一文,对盗墓文学风潮进行了考察,归纳出盗墓文学创作的主要特色,并对盗墓题材小说的发展前景和走向进行探讨;而《消费文化语境下的中国盗墓题材小说研究》一文则从盗墓小说的兴起原因、叙事模式、语言特色三个角度出发,在消费文化语境的大背景下,对盗墓题材小说进行分析探讨。
第二,以盗墓小说为例,将盗墓小说作为网络小说类型的一种,研究网络文学的发展状况。如《国内网络文学发展现状探析——以lt;盗墓笔记gt;为例》一文,就梳理了网络文学的发展进程,并以《盗墓笔记》为例论述了网络文学创作门槛低、创作过程中互动性强以及文本充满娱乐化倾向三个特点,以及网络文学的产业化模式和发展前景。
第三,研究盗墓小说的兴起、传播和粉丝现象及原因。如范鹏的《盗墓文学作品兴起的原因及问题现状分析》一文从好奇心理、寻宝心理和从众心理讨论了盗墓类小说与传统文化复兴趋势之间的关系;《亚文化视野下的lt;盗墓笔记gt;同人传播研究》一文,则以《盗墓笔记》的小说同人为研究个案,在跨媒介平台上对本土的同人文化呈现进行了深描,研究以“重构”特质为切入点,探讨了媒介平台对于青年亚文化、对于未来文化生产的理论影响和实践意义。
第四,研究《盗墓笔记》的IP价值。如《lt;盗墓笔记gt;:“IP舞台剧”商业模式的镜鉴》、《“中心—周边”模式中受众地位探析——以lt;盗墓笔记gt;系列作品为例》、《基于IP开发的网络剧发展研究》等文,都是从文化产业角度对盗墓小说进行研究。这类研究也是所研究问题中最为集中的一类。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