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疑之间:苏轼道教“丹药”观念研究
摘要:由于宋代内丹术兴起,外丹术式微,学界更多地关注苏轼与道教内丹的关系,对外丹的研究就相对薄弱,研究成果较为零散。国内自八十年代以来,对苏轼与道教丹药的研究逐渐深入。八九十年代的进展比较迟缓,但进入新世纪后,相关研究开始蓬勃发展。国外对苏轼的研究与和对道教的研究都比较早开始,研究成果也较为丰硕,但缺少将两者结合起来的研究。
关键词:苏轼; 道教; 丹药;养生
一、文献综述
1.国内研究:
八十年代有极少数学者开始研究苏轼与道教的关系。如王国炎的《东坡与道教》(1987年)一文主要研究苏轼与道教养生术,对苏轼学习研究道教养生术的概况、原因和态度进行了分析。
九十年代关于这方面的论文较少,但陆续出版了一些关于苏轼和道教研究的书籍。王水照与朱刚的《苏轼评传》(1990年)一书从时代背景、生平、哲学、史学、政治、文学、美学、思想等方面研究苏轼,对苏轼的道教思想和养生追求略有涉及;钟来因的《苏轼与道家道教》(1991年)出版后,苏轼与道教的关系有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但其研究多流于现象描述,未能追问;杨胜宽的论文《苏轼的气论与养气方法》(1993年)对苏轼与道教内丹进行了研究分析,但对苏轼与道教外丹的关系一笔带过且存在一定的偏差;卿希泰《中国道教史》(1996年)一书对中国的道教发展史进行了梳理,并在北宋一章提及以苏轼为代表的蜀学一系与道士关系甚密,但未对其展开论述;陈国符《中国外丹黄白法考》(1997年)对有关外丹黄白术的道教术语进行考究,系统性地整理了道教外丹、炼丹器具和丹法等的名词解释,对道教外丹的研究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跨入本世纪有关苏轼的道教丹药研究,逐渐增多,提出了一些重要的观点,基本认为苏轼注意丹药,重在养生治病、服食长生、炼丹自娱。薛亚康《从苏轼赋看其人生哲学的内部构成》(2001年)在结尾处提及对道教外丹的看法,认为苏轼炼丹是为了“得道”;雷晓鹏《却后五百年骑鹤返故乡——论苏轼的道教神仙审美人格理想》(2002年)虽然重点在于研究苏轼美学,但是也通过修仙方式论述到了苏轼对丹药的研究;刘文刚《苏轼的养生》(2002年)一文研究苏轼与药物和外丹烧炼,并对外丹的原料丹砂进行了分析;贾喜鹏《苏轼追求神仙长生的心态探析》(2003年)提出了苏轼研究神仙丹药是基于一种娱乐的态度的重要观点;李林蓉《悲剧解脱之途——lt;前赤壁赋gt;哲学意蕴的一种解读》(2006年)提到了苏轼对养生长寿的追求;姜鹏飞《试论东坡词的仙道用典》(2006年)和雷晓鹏《苏轼的道教审美人格理想》(2006年)提及苏轼服食丹药是由于修仙长生的理想;向阿媚在《苏轼文艺美学的道教情怀》(2007年)提到了苏轼对道教外丹的炼养方法;马强才《凡圣无异居心中有桃源——苏轼对桃花源的新解及其现实意义》(2008年)论述了苏轼注重养生、迷信长生药物的同时倾向内心修为。
近七年来研究更进一步,如田慧玲《苏轼与中国养生文化》(2010年)论述了苏轼的丹药养生,对人们服食金石药和草木药的看法进行剖析,并进一步从现代医学角度分析丹砂的药用价值;昌庆志《苏轼贬谪生涯与北宋岭南文化》(2011年)提及苏轼在岭南时期修习道教卫生术的初衷;姜辉《苏轼的养生哲学与实践》(2011年)研究了苏轼的养生活动;贾喜鹏《从道教炼养方式看苏轼的道教信仰——兼及在道教传播史上的地位》(2012年)不仅对前人的重要研究进行总结,还进一步提出了苏轼修炼道教丹药的三个目的;严宇乐《苏轼、苏辙、苏过贬谪岭南时期心态与作品研究》(2012年)提到苏轼的养生之训与神仙之想;苏振宏《艺术、审美视阈中的北宋道教与文学》(2012年)追溯道教对生命的追求和苏轼对丹药的服食;吴昊天《由苏轼的信仰看宋代士人的信仰问题》(2013年)提及苏轼热衷但不滥用炼丹服食;卢晓辉在《论道教对苏轼诗歌创作的影响》(2014年)和《苏过的道教情结与诗歌创作》(2014年)中从三个阶段分析苏轼对道教的态度,从早期批评神仙思想到中年好神仙之说再到晚年追求长生方术;司聃《苏轼出川前的道家因缘初探》(2014年)从蜀地的神仙文化分析环境对苏轼与道教的影响;侯敏《葛洪与苏轼——养生智慧的彰显》(2015年)通过葛洪和苏轼养生观念的比较,论述苏轼“宝不过躯”的思想和葛洪“长生久视”的信念;刘政《唐宋之际道教的变化对文人创作的影响——以李白和苏轼为例》(2015年)通过李白和苏轼对道教外丹观念的对比,论述李白的信仰与苏轼的怀疑;张振谦《苏轼与道教内丹养生》(2016年)则主要叙述苏轼对道教内丹学的接受和运用。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