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船”理论观照下《活着》的平衡状态研究文献综述

 2022-09-05 15:38:06

“空船”理论观照下《活着》的平衡状态研究

摘要:作为当代先锋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关于余华作品《活着》的研究在国内外始终保持着很高的热度。本文用来源于庄子“空船”思想而来的内在平衡概念去对余华作品《活着》思想和内容两个方面的内在平衡做对比。以余华几部代表作品作为比较,将余华在《活着》中展现的内在平衡状态作为研究对象,并从中探究余华在《活着》中展现的内在平衡状态对于当代文学发展的意义。

关键词:空船;平衡;活着;叙事笔调;

一、文献综述

(一)“空船”理论及余华小说《活着》研究

“空船”理论大意为:人若是驶船在湖中前行,而迎面撞上了一艘船,影响了自己的前行轨迹,那么正常人就会对撞自己船的人破口大骂。但是如果这艘船没有人在上面,那么即使是一个脾气很坏的人,也不会对此产生愤怒的情绪。所以庄子认为,人如果把自己修炼成了一种“空船”的状态,那么你就成了一个“无人”的状态,就是一个真正的空,每一样东西都可以流经你,但是没有任何阻碍,没有一丝抗拒,这样你就是达到与自然同一的人了。佛陀也曾经说过:人生是痛苦,死亡是痛苦,出生也是痛苦,每一件事都是痛苦的。它是痛苦的,就是因为有自我的存在,那只船就还不是空的。如果现在这只船是空的,那么就不会有痛苦、忧愁、悲伤。“存在已经变成一个庆祝,它将会保持是一个庆祝,直到永远”[1] 。这样的“空船”状态,就是一个人内心达到平衡的状态,平衡意味着就算有人生的“生老病死”这四苦,内心也不会走向失衡的极端状态,因为心是空的,所有东西都会穿过心,而不会留下任何印迹,这样自然就可以做到平衡状态了。就像一个动态平衡图一样,人的心本身是定的,是处在一条平衡的轨迹上运转的,而生老病死以及由其带来的苦难,就是一个破坏平衡的粒子,如果粒子的运行破坏了你内心平衡的运动规律,那么动态平衡就会被打破,就会产生不符合自然规律的,不符合人本身心性的结果,这种结果表现出来就是对于人生苦难的过度反应。

21世纪头十年之后,尤其在2012年左右,国内外对于余华的研究开始转向多元化分析和解读,其中对于《活着》的思想内涵的关注度更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其实早在20世纪90年代,王彬彬就已经在《当代作家评论》上发表过对于余华的研究文章,并提出了新的研究方法和观点,只是这篇研究文章终究没有被当时足够重视。张艺谋曾对余华的小说《活着》进行改编,并搬上了荧幕,廖青鹏曾在《lt;活着gt;之小说与电影的跨学科研究》[2]中对余华的小说《活着》与张艺谋的电影版做过比较,并从两者不同的创作艺术、审美情趣、叙述方式上寻找差异的原因。孙婕也曾尝试对小说和电影两种艺术形式上去解读《活着》这部作品。燕铮铮在对《活着》所表现的生命意义进行过思考,她认为《活着》让读者在对死亡的感受中重新感受了生命存在的价值。2012年,俞世芬等人尝试了对余华1992年创作,1993年出版的作品《活着》的思想内涵进行新的解读,他们对《活着》是为了说明生命存在的意义的观点进行了批判,认为《活着》不是在表达“活着”的意义和伟大,而是为了说明生命的“存在”和“活着”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状态。樊小玲则从《活着》中其它部分与福贵叙述部分的季节为角度,分析过季节与故事之间的关系。而通过莫言的《檀香刑》等作品与余华的《活着》作对比,也是多元化解读《活着》的时代一种常见的解读方式。

对于余华的作品来说,余华内心的动态平衡状态表现出来的外象就是作品的思想与内容上的对于苦难的反应,其中就包含着人物的命运,人物的心理状态等。至于余华在《活着》中表现出来的状态与庄子所说的“空船”状态有何区别,《活着》这部作品与余华的其他作品相比有何特殊意义,《活着》表达出来的余华的内心平衡状态对当代文学发展的影响,本文将对其加以剖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