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部分:在中国国内,关于日本“虫”的资料大多以虫的语义研究为中心。例如:朗晓雅、谢国华的《对中日两国语言中虫的考察-以“虫”指人的表达为中心》(2013)中,虽然整理了《现代汉语词典》和《广辞苑》上的“虫”的含义,但是完全没有讨论对比的结果和产生不同的原因。徐慧的《汉日语中与“虫”有关惯用句文化异同分析》(2011) 和詹桂芬的《日语“虫”谚及其文化特性探讨》(2011),从“虫”的惯用句和谚语着手,进行中日对照,并论述了虫谚的由来。人们对日语中昆虫是能动的、灵性的存在这一观念很感兴趣,认为日语中具有独特含义的“虫”类惯用语的存在是由大和民族独特的文化和环境决定的,但并没有一一论述。孙舒凡的《日语“虫”类惯用句的认知语义分析》(2012),从认知语言学的比喻表现这一独特的视点,将日语的虫从生物性、象征性、以及比喻的用法分为三种,分别列举了具体的例子,说明了日语“虫”在惯用句中的比喻性使用方法,阐明了日语虫的特征。张敏生的《试析汉、日语“虫”字的字义异同及其原因》(2012)和陈涵的《中日两国语言中的“虫”的含义探究》(2016),阐述了汉语和日语“虫”字在意义上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将意义不同的根本原因归结为两国文化不同。总之,国内的研究主要把重点放在日语中“虫”的词义上,虽然也有人认识到文化的内在作用,但大多只是一语概括,而不是全面分析,对惯用语的由来、进化、传承等更深入的研究还不多见。
国外部分:在日本,对虫的研究是跨越多角度的。例如,以长谷川雅雄为首的四名老师在《「腹の虫」の研究》(2012)中,从古代日本医学中昆虫作为病因被认识的历史中,解说了日本人体内的“虫”的形象的形成和发展。濑户口明久在《害虫の誕生一虫からみた日本史》(2009)中,通过日本“害虫”和“益虫”的说法是从近代开始的事实,阐述了虫子和日本人的关系。木村纪子的《古代日本語における「むし」のイメージ》(1986),总结了祝词和日本书纪等古籍中出现的虫子的形象。在农学家小西正泰的《虫の文化史》(1977)中,列举了日本人喜欢的虫子、日常的虫子游戏等,展示了喜欢虫子的日本人对虫子的执着。
资料编号:[250771]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白髪犯罪」から見ること文献综述
- 日本アニメの中の妖怪文化の変遷——20世紀90年代から現在にかけて文献综述
- 从中日小学教育方式谈“官本位”思想;「官本位」思想の源に関する探究――中日両国の小学校教育のやり方を比較しながら文献综述
- 日本校园暴力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 若年層日本語学習者における日本語若者言葉の習得文献综述
- 中日の学校制服文化の比較研究文献综述
- ジャニーズ事務所から見た日本のアイドル文化; 从杰尼斯事务所看日本偶像文化文献综述
- 魚に関する諺から見た日本人の国民性; 从鱼谚看日本人的国民性文献综述
- 中日における「鬼」のイメージ変遷の対照研究; 中日鬼形象演变的对比研究文献综述
- 角田光代『対岸の彼女』におけるフェミニズム研究; 角田光代《对岸的她》中的女性主义研究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