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中両言語における空間名詞「前#12539;後」の多義性に関する分析文献综述

 2022-11-29 16:13:49

文 献 综 述

方位词是人类在认知空间时极为重要的概念,同时也是存在于全世界人们认知中的一种共同的语言要素。方位词的出现频率高,适用范围广,具有不可忽视的语言功能。受汉语影响,日语中存在大量和汉语相同的同形词,其中就包括方位词。前人对于中日同形方位词的研究多集中在“上”“下”“左”“右”“内”等上,对于“前”和“后”的关注度相对较低。在对中日同形方位词“前”“后”进行探究时,除了空间义这一基本义,较受学者们关注的是它们语义扩展后产生的时间隐喻含义。由于日语中「前」有时可用「先」替换,因此除了同形词“前”和“后”,也会涉及到「先」和「前」的对比。相比起「先」和「前」,中日两国学者对于「後ろ」「あと」“后”的时间隐喻研究都相对较少,并且对于涉及到「先」“前”“后”「あと」的语法现象的关注程度也较为薄弱。

关于时间隐喻,Lakoff和Johnson认为时间的空间隐喻表征主要基于两种隐喻模式,分别是“观察者移动模式”(Moving Experiencer)和“时间移动模式”(Moving Time)。国内研究者多将其分别称为“主体移动型”、“自我在动”和“时间移动型”、“时间在动”。在“观察者移动模式”中,时间是固定不变的。观察者是运动的实体,时间是参照物,在运动过程中观察者向着未来移动,因此未发生的事件是“前”,已发生的事件是“后”。而在“时间移动模式”中,观察者作为参照物,时间是运动的实体,事件随着运动着的时间依次从将来变为现在再走向过去,运动的时间以运动的方向作为前方,即把过去的、先发生的事视为“前”,未发生的事视为“后”。

碓井智子(2002)对Lakoff等人理论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她认为Lakoff的理论过于强调时间的运动性和方向性,忽略了“顺序”这一从静止角度出发的时间认知方法。随着研究的深入,许多学者也发现了这个“观察者移动模式”和“时间移动模式”这两种隐喻模式无法解释的新问题,即当时间作为运动实体的时候,作为参照物的并非总是观察者。比如,“Fall follows summer”(秋天在夏天之后)这句话,就没有涉及到观察者这一参照物。因为这类时间隐喻模式不是以参照物来进行判断,而是通过物体本身的序列或者运动的前后关系形成的。这一模式体现的是时间顺序上的先后关系,即较早发生的事一定在较晚发生的事件之前。因此,Moore对Lakoff等人的理论进行了完善,将时间隐喻的类型分为三类:①“观察者移动模式”(Moving Ego),②“以观察者为中心的时间移动模式”、“以自我为中心的时间隐喻” (Ego-centered Moving Time)以及③“时间序列为移动路线上的相对位置模式”、“序列位置”(SEQUENCE IS RELATIVE POSITION ON A PATH)。此外,赵无忌(2016)又补充了带有直示性的相对前后模式。

小野寺美智子(2018)引入了“主体性”来分析日语中的时间隐喻,指出日语中由于存在着Moore的时间隐喻模式无法说明的情况,“主体性”这一视点的引入是必不可少的。寺崎知之(2010、2016)对「サキ」的空间含义、时间含义进行了考察,他认为「サキ」表达空间含义时,必须具备的要素有“形状”或者“动作”,而在表达时间含义时,“顺序”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时空两方面共通的「先」,最重要的性质就是移动性。楢和千春(1997)也认为比起「先」,「前」更缺少移动性。

对于空间义的研究,楢和千春(1998)将「前」的空间表现划分为动态和静态,并且通过对「前」的空间表现的分析来对其时间表现展开研究,还对「サキ」和「前」进行了对比分析。吴媛媛(2016)选取并分析了部分日文小说及其中文译文,从对象物、参照物以及两者的位置关系角度出发,对中日语中“前”的空间认知语义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刘春梅(2012)则是基于身体、视点和参照物、动态关系三个角度对“前”“后”的空间义进行定义。安在珉(2014)则提出可以用外在参照框架和内在参照框架两种方法来说明日语中「前」和「後ろ」所代指的空间的多样性,并且探讨了空间含义上的「前」「後ろ」与「上」「下」具有的关联性。

日本学者在对方位词「前」「後」进行研究时,多从定义标准以及隐喻模式本身进行探讨。国内学者则多集中在研究时间隐喻和其他角度的语义扩展上,并且会在探讨时间隐喻时将“前”“后”和“上”“下”进行对比。

魏义祯(2019)将汉语时间表达的空间隐喻系统分为“时间在动”和“自我在动”两种,分别从位移动词、纵向认知和横向认知三方面分析了汉语中基于空间的时间隐喻的情况。张艳(2019)和阎利华(2010)也都主要是从“时间在动”“自我在动”的时间认知角度出发进行分析。除了空间义的对比和时间隐喻方面外,陶魏青(2007)、刘春梅(2012)还对“前”“后”在地位、序列等方面的异同进行了关注。

关于“后”的研究,中日学者关注都较少。黄文浦、洪晨晖(2012)分析了「あと」日语含义的历史变迁,并认为「あと」所具有的时间义是不仅仅是由后方义演变而来,也有消失后留下的结果义的影响。

除此之外,对「先」“前”“后”的语法知识的研究也较少。吴桐、董鑫(2018)并未对具体语法现象进行分析,而是指出了非日语母语者在学习这类近义词的辨析时的困难性,这也证明了对中日同形方位词进行研究是有必要性的。徐莲和林海峰(2019)则从使用频率和造词角度对「前」「後」的对称性进行研究,认为由于生理原因、时空隐喻模式的差异以及实际运用的需求等多种原因,「前」「後」的不对称现象非常普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