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Analysis of Cultural Root-seeking Consciousness in The Kite Runner文献综述

 2021-12-11 20:58:11

文献综述

1.前言

《追风筝的人》是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Khaled Hosseini)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自2003年问世以来,感动亿万读者,是美国2005年的排名第三的畅销书。全书围绕风筝与阿富汗的两个少年之间展开,一个富家少年与家中仆人关于风筝的故事,关于人性的背叛与救赎。正如“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小说提出了各自的见解,让世人更加深刻全面地了解这部作品。本文将从文化寻根意识的角度来解读《追风筝的人》的内涵,以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地了解这部小说。

  1. 研究背景
    1. 国外研究状况

从2003年卡勒德胡塞尼德这部著作出版之后,各大报刊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从这两个男孩所放的风筝,象征了他们之间关系的脆弱等角度做出评述。尼尔·怀亚特(Neal Wyatt)的《用文字环游世界》(Travel the World Through Words)中,小说作品也可以生动的描绘风景,进行一次文化之旅,探索国家丰富的历史和地理,了解他们的传统和禁忌,男孩的成年是在政治动荡和严格的文化规范的背景下出现的。即使在阿米尔和父亲在苏联入侵后逃往美国。埃米尔仍然被对哈桑不忠的行为所困扰。他冒着一切危险去改正错误,从成功的生活中走出来,回归民族文化。莱拉·罗比(Layla Robieh)的《小说中的多样化与多元文化》(Diversity and multiculturalism through fiction)里面全球化改变了个人对其民族认同和文化的看法,这对当前的教育实践提出了挑战。分析了民族认同感的缺失和回归的主题。

2.2国内研究现状

关于《追风筝的人》中文化的传播与接受方面的研究,暂时还是比较少,大多侧重于作品自身的文学价值的挖掘。曾洪军,刘红霞在《双重文化身份视角下的lt;追风筝的人gt;》中提到正是因为在胡塞尼的思想 中存留着阿富汗人特有的文化符号,他才能将阿富汗人刻画得如此真实和鲜明.民族特性,无论 好坏,都是其文化的一部分,少了任何一方面, 文化将不再完整。认为民族文化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同样如此,杨亮在《文化寻根的现代性焦虑》中

对探索20世纪80年代“寻根文学”的文化策略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我们更应该将关注点

放在以“本土化”介人现代性叙事这一更具世界性眼光的文学动机上来。

2.3与本文有关的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