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Analysis of Elizabeth Gilbert’s Self-Salvage Journey文献综述

 2021-12-30 22:13:32

全文总字数:4445字

文献综述

  1. 前言

《美食,恋爱,祈祷》的作者伊丽莎白·吉尔伯特(Elizabeth Gilbert)是《时代》杂志“影响世界的100人”之一,是美国女性的精神导师、人生标杆。2010年,本书被改编成电影,由茱莉亚·罗伯茨主演,作为奥斯卡献礼片引发全球观影热潮。此电影讲述了伊丽莎白·吉尔伯特在感情受伤之后,踏上了全新的发现之旅,在感受三个国度—意大利,印度和巴厘岛的美好事物过程中重新唤起内心的生活希望与真实的自我救赎的故事。本文将从空间叙事的角度,更加深入的分析解读主人公的心路自我救赎旅程。

  1. 研究背景

2.1 国外研究状况

国外学者对《美食,祈祷和恋爱》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从故事内容情节反映到作者伊丽莎白·吉尔伯特(Elizabeth Gilbert)自身的人生经历,透过对女主人公的自我救赎展开剖析作者伊丽莎白·吉尔伯特(Elizabeth Gilbert)人物形象和故事。

外国作者Moira Macdonald在文章《Writing latest book rescued author of Eat, Pray, Love.》中提到伊丽莎白·吉尔伯特(Elizabeth Gilbert)回忆她这一生的方式是以纪实文学赋予主人公形象叙述自己。外国作者Moira Macdonald通过对《美食,祈祷,和恋爱》的描写引出了伊丽莎白·吉尔伯特(Elizabeth Gilbert)最新的小说作品《City of Girls》,侧重对她的人生经历和人物形象描写。作者Sabah Meddings 在《Eat, pray, grieve, love: author finds new joy》中提及伊丽莎白·吉尔伯特(Elizabeth Gilbert)现实生活中的伴侣实际就是生活中的挚友,与“挚友的”相爱实际也是《美食,祈祷和恋爱》中自我救赎中重获爱情的写照。

2.2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学术界主要集中在对影片中女性形象进行分类和深入探究。王畔在《美食、祈祷和恋爱》——在食色之中寻找自我说到“本片的成功却并不仅仅局限于满足观众的视听快感, 更在于它展现了一个都市女性的精神世界, 仿若分享了一个都市女性从悦己—纳己再到平衡的自我修行攻略。”

吴珊珊在《美食、祈祷和恋爱》的人物形象刻画中分别剖析了四位女性的性格,好友迪莉娅(Delia)的自我意识逃避,印度女孩图斯(Tulsi)的自我意识倒退,巴厘岛女药师韦恩(Wanya)的自我意识抉择,主人公利兹(Liz)的自我意识成熟。这些形象中既有完全将男权社会价值观内化并依附于男性的他者形象; 也有生活在传统与自我意识临界,对自我压抑和感到迷茫的女性形象; 当然还有成功摆脱了他者思想,逐步重新进行自我构建,日趋成熟的女性形象。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