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Analysis of the Translation of Walden by Xu Chi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 Theory文献综述

 2022-01-06 21:31:52

全文总字数:2788字

文献综述

1.引言

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创作的《瓦尔登湖》是超验主义的经典之作,记录了梭罗在瓦尔登湖畔两年生活的点滴,记录其所见所闻所感,体现其独特的精神追求,对当今世界仍有重要价值。而《瓦尔登湖》进入中国人的视野是在1959年,徐迟翻译了第一本《瓦尔登湖》译本,描绘了梭罗极静极简的湖边生活。但直至初版后的三十年,人们才逐渐注意到这本书。20世纪70年代,德国功能主翻译目的论逐步形成。而1987年,翻译目的论引入中国,国内学者开始用该理论分析《瓦尔登湖》译本。但至今该方向研究还有很大空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认知目的论对翻译的指导作用以及其后的内在运作机制,有助于中国翻译界更好地向前发展,提升译者翻译质量水平。

2.研究背景

2.1国外研究背景

1854年《瓦尔登湖》于美国出版,但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资本主义兴起,经济高速发展,而反映在思想领域就是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盛行。因此,梭罗这种亲近自然、简化物质的做法自然不能唤起人们心中的对自然的亲近,甚至遭到了诋毁与讥讽。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慢慢开始想要追回曾经的美好,但《瓦尔登湖》从来不是一本大众的书,永远不会引起轰动和喧嚣,即使在它成为一本世界名著后,它也仍是寂寞的,读者不会太多。

翻译目的论的形成与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1年,凯特琳娜·赖斯(Katharina Reiss)在《翻译批评的可能性和限制》(Possibility and Limitations in Translation Criticism)首次将功能范畴引入翻译批评,塑造了翻译功能派的理论雏形。第二阶段是赖斯的学生汉斯·弗美尔(Vermeer Hans J.)提出译本摆脱原文束缚的思想,翻译时首先要遵循的是“目的法则”:翻译行为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结果决定方法,由此形成了翻译目的论。第三阶段是在此基础上,贾斯塔·赫利·曼塔丽(Justa Holz Manttari)提出了翻译行为理论,即用信息传递来指各种跨文化转化,视译为一项为实现特定目的的复杂活动,进一步发展了功能派的翻译理论。翻译目的论一经形成就引起学者和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开始围绕目的论进行各种研究与阐释。梦娜·贝克(Mona Baker)在其《翻译研究百科全书》(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中阐释了目的论及其相关概念。马克沙特尔沃斯和莫伊拉考伊 (Mark Shuttleworth amp; Monia Cowie) 的《翻译研究词典》 (Dictionaty of Translation Studies) 也收录了功能主义目的论的主要内容和相关概念。第四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初,克里斯蒂安·诺德(Nord Christiane)全面总结已有功能翻译理论,写成《目的性行为——析功能翻译理论》(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提出忠诚原则来完善功能理论。至此,翻译目的论趋于成熟。

2.2国内研究背景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