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 福克纳及其作品
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1897-1962)是美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194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福克纳出生于美国南方的乡村小镇,经历了南方社会由传统转向现代的社会变革,南北战争之后,南方种植园经济的落没,社会信仰的缺失,以及道德衰败都为福克纳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他一生共写了19部长篇小说与120多篇短篇小说,其中15部长篇与绝大多数短篇的故事都发生在约克纳帕塔法县,称为“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其主要脉络是这个县杰弗生镇及其郊区的属于不同社会阶层的若干个家族的几代人的故事。他的作品中所运用的意识流,多角度叙事和陈述中时间推移等富有创新性的文学手法都极具文学研究价值。他主要的代表作品有《喧哗与骚动》、《押沙龙,押沙龙》、《我弥留之际》、《八月之光》、《去吧,摩西》以及短篇小说《献给艾米丽的玫瑰》、《熊》、《干旱的九月》等。在他获得诺贝尔奖之前,中外学届对其作品褒贬不一,但在其获得诺奖之后,中外学届的关注和研究明显增加,至今已半个多世纪,关于福克纳的研究仍不断深化,其作品还有许多可解读的空间。
- 国内研究现状
在中国,早在20世纪30年代,有学者已经开始介绍福克纳及其作品,据陶洁考证,福克纳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中国的杂志上是在一九三四年,但对福克纳作品的系统的翻译和研究主要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李文俊和肖明翰对福克纳的研究作出了不斐的贡献。从1999年至今发表的学术论文来看,中国学者主要关注点在于小说的主题,人物性格以及写作手法上。此外,有学者还对福克纳的传记进行了翻译,达维德·敏特的《圣殿中的情网:小说家威廉·福克纳传》(赵扬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 年)是一本比较权威的传记,杰伊·帕里尼的《福克纳传》(吴海云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年)中有不少第一手资料,但也有一些猜测。最初,国内学者对福克纳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福克纳与南方文化传统的关系、福克纳的种族观以及从心理学层面上探讨福克纳的创作动机这几个方面,进入21世纪以后,结合理论阐述的文章明显增多,比较研究也逐渐兴起,我国福克纳研究进入繁荣时期。这首先表现在,又有几部作品被翻译成中文。2000 年7月上海译文出版社 91 推出了李文俊的第四部福克纳译著《押沙龙,押沙龙!》;9 月,出版了陶洁所译的《坟墓的闯入者》。另外,南京译林出版社于 2001 年推出了陶洁所编的第二本福克纳作品集 《献给爱米丽的玫瑰—福克纳短篇小说集》。与 80 年代出版的《福克纳中短篇小说集》相比,这本集子收入了 《两个士兵》、《干旱的九月》、《曾有过这样一位女王》等原来没有的名篇。陶洁先生在前言部分指出福克纳的短篇小说题材广泛,情节鲜明,叙述技巧独具匠心,与他的长篇小说一样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这本短篇小说集的出版使我国研究者更加关注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得以延伸扩展。
《我弥留之际》是一部复杂而神秘的小说,自其出版以来,字里行间丰富而深刻的含义吸引了许多评论家的解读。这部小说如此复杂,以至于我们很难理解隐藏在复杂的叙事风格中的人类意义的深度。这部小说是福克纳写于自己创作精力旺盛的时期,只花了四十七天的时间就顺利完成了这部作品。中国学者对这部小说的生死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在《他们的忍耐》中,李文军认为《我弥留之际》是“人类忍耐的寓言”。王昌荣认为这是“荒谬和愚蠢的喜剧”。小韩明声称这是一部关于“人类道德的堕落和旧秩序的破坏”的小说。在弗洛伊德主义和《我弥留之际:影响探索》,夏军应用了弗洛伊德理论对主题和技巧的研究。姜东丽在《孤独:不可征服的精神困境——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2006)中探讨了小说中现代人的精神困境。在《论我弥留之际道德的崩溃》中,黄一超从自然主义的角度探讨了《我弥留之际》,指出福克纳描绘了南方家庭传统信仰和道德的崩溃。这些评论讨论了小说中的悲剧因素,尽管如此,他们认为这是一个家庭悲剧,而不是一个人的悲剧。所有这些都表明,贫穷白人的生活是糟糕的,甚至是崩坏的。冯庆忌认为,在《弥留之际》中,“生”和“死”的二元对立呈现了两个不同的精神世界,在某种程度上传达了福克纳的伦理思想。在《意识流小说》中李卫平探索了这种技术的运用,并声称“在我弥留之际的五十九个片段是每个人内心世界的独立场景,这是心灵持续时间的表现”。学者们也关心符号、隐喻和图像,比如水、火、棺材、窗户和马,关心的是净化或儿子对母亲的爱。王炎深知福克纳的思想和创作深受《圣经》的影响,通过分析圣经原型,探求其创作主题,认为小说中原型意象的使用与主题自然贴切传达了福克纳对人性和人类社会的深切关怀。刘晓琳拟分析作品中达尔作为叙述者的重要性,以及困扰他的诸多因素,凸显了作品的人文主义主题。在近期的硕博士论文中,关于《我弥留之际》这部作品其关注点多在人物分析,死亡主题的研究以及其叙事手法的技巧等一些方面,研究成果不断增加,但还有一些角度研究较少,尚未深入,也还有很多空间待解读。
- 国外研究现状
20世纪70年代之前,尤其是30到50年代期间,美国学界对福克纳作品的批评褒贬不一。1939年乔治.马里恩·奥康奈(George Marion O#39;Donell)写的《福克纳的神话》 (Faulkner#39;Mythology)是福克纳评论中具有拓荒性质的一篇论文,提出了福克纳小说中“沙多里斯--斯诺普斯主题”,并认为《我弥留之际》这部小说也是基于这种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之间的斗争。此外, 1939年康拉德艾肯(Conrad Aiken)]写的《论威廉福克纳的小说的形式》( William )Faulkner: The Novel as Form)和1941年沃伦.贝克(Warren Beck)写的《威廉·福克纳的文体》(William Faulkner#39;sSiyle)对福克纳的小说形式和文体做了有价值的探讨。但始终有一些评论者大肆贬斥福克纳的作品。当福克纳获得诺贝尔奖之后,美国学界对福克纳作品的探讨与争论持续发酵。70年代之后的西方文艺理论界是一个繁荣时期,许多学者以符号学、现象学、语义学、心理学和接受美学等新的理论研究成果来分析福克纳的作品,如戴维·道林(David Dowling) 的《威廉.福克纳》(Wiliam Faulkner, 1989)。一些学者发现了福克纳与通俗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还有些学者对福克纳进行跨学科研究,如威廉·路捷卡(William Ruzicka)的《福克纳的建筑创作: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中地点的含义》(Faulner #39;s Fictive Architecture: The Meaning of Place in the Yolnapatawpha Novels,1987)。2000年以后,美国福克纳的研究开始有减缓趋势,《美国文学》上评论福克纳的文章减少了。21世纪的研究则主要有几个趋势:开始关注福克纳作品在美国之外的影响,新近的专著更关注作者本人,针对读者更好了解福克纳的各种工具书再次出现。美国《福克纳》杂志前编辑、福克纳协会前主席约翰·T.马修(John T Matthews)的《南方视角下的福克纳》( William Faulkner: seeing through the South)于2009年出版,此书把福克纳的十九部长篇小说都放置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之中进行解读。近年来的福克纳会议主题也更加关注福克纳本人,如“福克纳与同时代人”(2006) “福克纳与电影”(2010)。当前,国外学者对于福克纳的研究也呈现出一种新的态势,主要体现在:结合了跨学科的视野推进对福克纳作品中有关种族,女性主义等传统话题进行就进一步深究,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新的理论话语使得长期以来在福克纳作品体系中被忽视的次要作品彰显出独特的审美价值,拓宽了福克纳文本研究范围;传记和综述研究展现出被大部分学者所忽略的一面,研究方法也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 的史实考证和铺陈,而是将作家的日常生活细节和文本创作相结合,从单纯的作家生平活动记事模式转向文学传记叙事模式。
关于《我弥留之际》这部作品,首先,一些学者深入探讨了这部小说的主题,包括破碎的家庭、道德沦丧、南方价值观的衰落、人类生存的困境等。在《威廉·福克纳他的生活与作品》中,大卫·明特认为,《我弥留之际》中父母在孩子成长中的缺失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从克林斯·布鲁克斯在《论威廉·福克纳的偏见、偏好和坚定信念》一书中强调,这是一项对贫困乡村的文学研究,指出了家庭的悲剧。在《我弥留之际:故事中的故事》中,沃里克相信本德伦家族的悲剧和达尔的悲剧是由隐藏秘密造成的。所有的本德伦家族的人都有他们不可言喻的自私秘密。在《达尔和朱厄尔之间的紧张关系》中,伊丽莎白分析了两兄弟之间不同寻常的关系。这些研究强调了家庭在这部小说中的重要作用。此外,对《我弥留之际》中人物的研究也很普遍。达尔是这个家庭的第二个儿子,他古怪的表现和富有诗意的语言吸引了学者更多的注意力。在“你笑什么,达尔?”西蒙分析了达尔的古怪笑声,认为达尔的悲剧源于他不称职的父母。本文还试图通过讨论笑声来解释人物的反常行为,并认为达尔的笑声是一种表达他和与他人交流的方式。然而,没有人能理解它。达尔可以看到远处发了什么,这也让他变得不同和困惑。与此同时,这打破了他和其他人正常的关系。在《我弥留之际和希腊悲剧的特征》中,哈罗德声称“尽管杜威·戴尔无知而脆弱,但她暗示了父权制和传统女性角色的暗示——不同于艾迪提供的暗示”。杜威·戴尔的死是悲剧性的,在这样的社会里,她更像是一种受害者。渐渐地,许多学者从叙事结构的角度来研究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作为一个伟大的实验主义者,福克纳总是尝试新的写作技巧来表达他对南方文化复杂的情感,因此,在早期对《我弥留之际》的研究中,福克纳的风格和叙事方法已经受到许多的关注。在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中,米歇尔认为语言在人物刻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非常重视人物之间的交流。在《视觉的消亡》中,斯劳特专注于语言意识,并解释说旧的意义已经消失。总的来说,对这部作品的研究也在不断的深入并取得了不斐的成果,也为我国学者拓宽了研究的新领域新视野,但在某些角度还是较为欠缺,有待从新的一些视角切入去深究。
- 参考文献
Faulkner, William. As I Lay Dying[M]. New York: Modern Library, 2000.
Faulkner, William. Collected Stories of William Faulkner[M].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50
Hellwig, Harold. As l Lay Dying and Features of Greek Tragedy[J]. The Explicator,2010, 68(3).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A Study of Subtitle Translation of Game of Thron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translatology文献综述
- 存在主义视角下《八月之光》女性人物形象解读Women Characters in Light in Augus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xistentialism文献综述
- 《荆棘之城》中莫德人物形象分析An Analysis of Maud’s Image in Fingersmith文献综述
- 《少数派报告》中的自由意志浅析Analysis of Free Will in Minority Report文献综述
- Ten Evil World And Then There Were None十毒恶世《无人生还》文献综述
- 浅析人工智能对翻译行业的影响 An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on the Translation Industry文献综述
- 《泰晤士报》对华报道的转述引语研究On Reported Speech of News about China in The Times文献综述
- 威尼斯之死:永恒之光Death in Venice: Light Everlasting文献综述
- 家庭教育视角下《无声告白》中莉迪亚的悲剧分析文献综述
- The symbolic meaning of The Undefeated by Ernest Hemingway 浅析欧内斯特·海明威的《打不败的人》象征意义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