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allel Text Analysis of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Based on Skopos Theory文献综述

 2022-04-02 22:21:54

1. 前言

德国学者克里斯汀娜bull;诺德系统归纳总结了莱斯和弗米尔早期功能理论的起源和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忠诚加功能理论,强调译文功能的作用体现在译者和原文作者以及译者和读者的双重关系上。托马斯bull;哈代的代表作之一《德伯家的苔丝》是19世纪英国文学一颗璀璨的明珠,奠定了哈代在英国乃至世界的地位。近代多位学者翻译了这本世界名著,但由于译者自身文化背景、理解能力的不同,以及面向的读者受众不同,对原作的翻译亦不同。本文试从目的论视角出发,对《德伯家的苔丝》两个中文译本进行对比分析,探索翻译目的论对青年文学的指导性作用。

2. 研究背景

2.1 国外研究现状

翻译目的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其形成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首先,凯瑟琳娜bull;莱斯(1971/2000)把功能范畴引入翻译批评,提出了文本类型学,形成了功能派理论思想的雏形。之后,其学生汉斯bull;弗米尔(1978/1996)摆脱原文中心论的束缚,提出了目的论以及翻译需要遵循的三条原则:目的原则、忠实原则和连贯原则。弗米尔认为,所有翻译遵循的首要原则就是目的原则:一种翻译行为由行为的目的决定,即目的决定手段。在此基础上,1984年贾斯塔bull;霍茨—曼塔里进一步发展了功能派翻译理论,提出翻译行为理论。曼塔里把翻译视作受目的驱使的、以翻译结果为导向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将翻译过程中的行为及参与者角色细致分为发起人、委托人、原文作者、译文使用者以及译本接受者。克里斯汀娜bull;诺德(1997)对功能派各学说进行了梳理,全面总结和完善了功能派理论,将忠诚这一道德范畴的概念引入功能主义的学术观点,提出功能加忠诚理论,该理论注重翻译行为本身持有的目的与功能。

2.2 国内研究现状

翻译目的论的研究在国内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翻译目的论研究在中国开始起步;2001年至今目的论在中国译界发展繁荣起来。自该理论介绍入中国后,有关目的论的文章不计其数。相关研究主要涉及翻译标准、翻译批评、翻译策略等。翻译目的论在中国的发展和繁荣阶段最突出的特点是将目的论广泛应用于各种问题的翻译实践中,在目的论框架下探讨译文的翻译策略、技巧以及对翻译问题的剖析。其中不少学者将目的论与文学文本翻译相结合,孙演玉(2010)认为:“翻译批评应该客观、公正和全面。并且应让批评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上,以使批评理性化。”所以她从共时和历时两个方面探讨了张谷若译本作的得与失,樊庆兰和单亦祯(2007)从翻译策略的角度分析了张谷若和孙法理两本中译本的不同,认识到“归化和异化是实现翻译目的的手段,只要能更好地实现翻译目的,更有利于读者的接受和欣赏,归化和异化都可以用,两者结合是实现翻译目的的最佳途径。”

3. 结语

文学翻译的主观性很强,所以学会运用恰当的翻译策略是很重要的。再加上译者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译本所面向的读者知识面层次不同,翻译的语言和方式也会不同。因此,学会根据目标读者的理解能力去翻译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译本的成功不仅加深了读者对原著的理解,也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世界文学作品的广泛传播和交流。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