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Contrastive Study of Drouet and Hurstwood in Sister Carrie文献综述

 2022-04-05 21:01:27

附页:

文献综述

  1. 前言

西奥多·德莱塞是美国20世纪现代文学的先驱,也是现实主义作家之一,他被认为是同海明威、福克纳并列的美国现代小说的三巨头之一,自然主义写作的杰出代表。《嘉莉妹妹》是他的第一部小说,也是一部反映当时美国社会现实的力作。《嘉莉妹妹》在美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到现在仍有巨大的现实意义。自出版以来,《嘉莉妹妹》便因其独特的文学魅力吸引了广大的读者,同时也成为了文学评论家的研究对象。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嘉莉妹妹》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并得出了各有特色的见解。本文通过对原著的文本细读,着重对《嘉莉妹妹》中的两位男性角色杜洛埃和赫斯特伍德进行人物形象对比研究。

  1. 研究背景

2.1国外研究状况

《嘉莉妹妹》用现实人物的故事去揭示美国社会的残酷现实,德莱塞通过通俗、自然的写法,使这部作品让人印象深刻,得以流传后世。自1900年问世以来,国外的学者对《嘉莉妹妹》这部作品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近年来,对该部作品的研究不断发展。到目前为止,许多文学批评方法已经被应用于研究该作品。学者们从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女性主义和自然主义等多个角度研究了《嘉莉妹妹》,也有学者用城市空间观念和城市话语理论研究了该小说。从女性主义角度的相关研究来看,学者对《嘉莉妹妹》的研究主要分析了嘉莉的非传统女性形象和其表现出的自我重建和女性价值的实现。另外,乌尔弗里德·雷查特(2017)从消费主义的视角出发,对该小说中所展现的美国消费社会展开了研究,主要研究了消费意识形态、贫富阶级差距和男女关系的物化三个方面。除此之外,很多学者认为自然主义思想是这篇小说最深刻的主题,布雷特·曼尼(2018)认为男主人公赫斯渥从一个相对成功富有的上层人物沦为一个颓废沮丧的乞丐,体现出自然主义在现实生活中的写照和对人物命运的影响。

2.2 国内研究现状

中国学者也十分关注《嘉莉妹妹》这部作品,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国内学者也使用了不同的理论来分析《嘉莉妹妹》,涉及女性主义批评、自然主义理论、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和空间理论等。中国学者从这些角度研究了书中主要角色嘉莉的自我塑造和赫斯伍德的悲剧命运。其中出现了一些新的批评方法,比如杨佩佩、李文军(2017)从马克思自由观的角度分析赫斯特伍德的悲剧,认为赫斯特伍德的悲剧是放纵自由引起的。也有学者对小说人物的心理进行了深入剖析。任静芳(2017)在《论lt;嘉莉妹妹gt;的人物心理——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解读》一文中,运用了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挖掘导致三位主人公迥异命运的内在心理原因。在剖析该小说中的自然主义时,国内学者薛晶晶、秦素华(2014)用社会达尔文主义来解读小说中人物的命运,认为对环境的适应性决定了人物的未来。此外,还有不少学者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分析这部作品,陈梅(2017)认为作者德莱塞在小说中使用了象征、对比及时空结构等表现手法, 深刻展现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残酷竞争和市民阶级的虚荣与无奈。

2.3与本文有关的研究

《嘉莉妹妹》这部作品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很出彩。很多论文聚焦书中的女主角嘉莉妹妹进行人物分析,或聚焦男主角之一的赫斯特伍德进行人物分析。但对比分析该小说中的两位男性人物形象的研究较少。本文将对书中的两位男性人物查尔斯·H·杜洛埃和乔治·W·赫斯特伍德进行人物形象对比研究。尤米亚蒂(2016)在《从德莱塞的lt;嘉莉妹妹gt;看美国梦的扭曲》一文中提出社会变迁对美国人实现梦想的影响,这一状况在杜洛埃和赫斯伍德这两个小说人物身上得到了强烈的体现。杜洛埃身为中产阶级渴望上升到高产阶级,凭借自身几分天资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取得了成功;赫斯伍德身为中高产阶级受人羡慕,却因为自己不再年轻能干而被社会淘汰最终走上自杀的末路。也有一些学者对该长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进行了简要分析,例如王一芝(2018)的《浅析lt;嘉莉妹妹gt;中的男性形象》和张莉娟(2013)的《德莱塞lt;嘉莉妹妹gt;的人物形象与创作特色》都浅析了书中的男性形象。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