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页:
文献综述
1.前言
《岛上书店》于2014年4月1日在美国出版上市,立刻风靡全球,并成功成为2014年出版社的领头羊。短短一年时间如同一股龙卷风席卷美、英、德、意大利等30国的书刊,创下了出版史上全球化最快的畅销纪录。作品描述了主人公A.J.费克里生活中一连串的不幸遭遇,后来他渐渐敞开心扉接受爱与学会爱别人,让自己走出孤岛。本文从陌生化手法这一独特视角分析《岛上书店》这一本现象级全球畅销书。
2.研究背景
2.1国外研究状况
作为美国畅销书籍,外国学者对它的研究分析自然很多。哈根(2014) 认为加布瑞埃拉·泽文通过转换视角和章节有选择地聚焦于人物生活的特定时期,设定了一种自然的生活节奏,成功地吸引了人们的兴趣。对于人们抱有的常态期望,作品能够让人接受时间上的跳跃,而不会使读者感到不满,并从不同视角带我们领略《岛上书店》中不同人物的生活。与众多读者一样,外国学者也关注到《岛上书店》与书籍和书店的联系。关于书籍和书店的小说总是深受图书管理员和读者的喜爱,这部作品也不例外。费克里的选择——一生被快速阅读所主宰,也许会让读者吃惊,但他自己确乐在其中。(斯克特,布里克 2014)
2.2国内研究现状
《岛上书店》虽然出版至今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但因其持续的热度亦引起了国内文学评论家的关注与研究。李玉的研究主要从三个人物经历的各种创伤开始——费克里、玛雅、伊梅斯。李玉(2017)认为费克里在他妻子去世后,遭受了各种意料之外的事情。伊斯梅的创伤来源于她不幸婚姻和自己纠结悲观的心态。而玛雅她在两岁的时候被遗弃在了书店,同一天她的妈妈在海边自杀,给年幼的玛雅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心灵创伤。《岛上书店》受众人欢迎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其中的很多主人公的感情是真实写照。《岛上书店》撷取了人类情感的珍贵之处,阐述亲情、友情和爱情更加形象,让人铭记在心的是不经意地叙事描写。《岛上书店》的主题是温暖而给人启迪的,爱、救赎和治愈是永恒传世的。(金鑫amp; 王为仕, 2016)小说虽然是虚构,但读完之后回味无穷,让人久久不能从故事情节中走出来。作者在创作时融入了自己生活中的种种感情,赋予了书中人物各自独特鲜活的人物性格特点,更加深入诠释了爱情、友情、亲情的内涵,逐渐地渗透到读者内心,并与读者产生共鸣,让读者如同身临其境,与书中人物体会着同样的喜怒哀乐。(张静, 2019)从书名就能看出作品与书店、图书分割不了。在当代这个大众媒体与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如何看待纸质书籍、实体书店与电子图书、虚拟书店的关系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对这个现象,俞慧君(2017)认为“纸质阅读和电子阅读10年内都会处于拉锯阶段”。和玛雅、警长、费克里等人物一样迷恋书的质感、味道的人很多,读书时翻动书页的感觉、声音是那些电子书籍无法给予的。同样,实体书店提供的安静的读书环境、高雅的阅读氛围、齐聚一堂的志同道合的书友是虚拟书店、电子书籍没法比拟的。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A Study of Subtitle Translation of Game of Thron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translatology文献综述
- 存在主义视角下《八月之光》女性人物形象解读Women Characters in Light in Augus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xistentialism文献综述
- 《荆棘之城》中莫德人物形象分析An Analysis of Maud’s Image in Fingersmith文献综述
- 《少数派报告》中的自由意志浅析Analysis of Free Will in Minority Report文献综述
- Ten Evil World And Then There Were None十毒恶世《无人生还》文献综述
- 浅析人工智能对翻译行业的影响 An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on the Translation Industry文献综述
- 《泰晤士报》对华报道的转述引语研究On Reported Speech of News about China in The Times文献综述
- 威尼斯之死:永恒之光Death in Venice: Light Everlasting文献综述
- 家庭教育视角下《无声告白》中莉迪亚的悲剧分析文献综述
- The symbolic meaning of The Undefeated by Ernest Hemingway 浅析欧内斯特·海明威的《打不败的人》象征意义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