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页:
文献综述
古今中外女性观一直都是作家们热议的话题。作家们所表现的女性观在不同时代和不同文化背景之下所体现出来的也不一样。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两部小说《京华烟云》和《飘》中两位女主人公形象,思想,社会地位,婚姻态度等方面的相似和不同之处来反映两位作者所想体现出的女性观,从而可见,中西方文化的不同是中西方小说家所体现的女性观不同的重要原因之一。
1. 引言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先生在居住于巴黎期间写的一部英文长篇小说。《飘》是美国现代女作家玛格丽特·米歇尔的唯一一部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长篇小说。两部小说创作的时代几乎一致。女性观是林语堂和玛格丽特·米切尔在作品中最为突出的一点,两者都以女性为主导,以战争年代为背景,以婚姻和爱情为主线进行叙事。随着女性思潮的迅猛发张,两部作品中的女性观成为越来越多的学者研究的重点。
2. 研究背景
2.1国内研究
林语堂先生的作品,在我国内研究的最多的就是他作品的翻译,但他小说中的体现的女性观问题也一直是我们研究的重点。以他代表作《京华烟云》中体现的女性观为例,在中国知网检索仅有36条结果,但也并非都对本文具有参考价值。其中刘重杨在《从lt;京华烟云gt;的母亲形象看林语堂的女性观》中,通过从上一辈曾夫人,姚夫人那一辈到木兰、莫愁这一辈,通过她们作为母亲这一角色,她们的结局和生活就是林语堂先生女性观的真实写照。刘重杨说:“只有成为一名合格的母亲,才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才能够善始善终,这是林老先生要借小说呈现给大家的主题,更是林老先生要说给中西方女性听的。”以及李晓筝在《从lt;京华烟云gt;看林雨堂的女性观》中,从林语堂的完美女性观、女性崇拜探索和女性观的局限性这三方面,来表明作者的观点,林语堂的女性观显得过于完美,这种完美是男性潜意识下对女性的审美需求和期待,这也不经意间体现了男权中心文化的痕迹。表面上摆脱了男权主义的制约,但实际上仍然具有局限性。对本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2 国外研究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A Study of Subtitle Translation of Game of Thron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translatology文献综述
- 存在主义视角下《八月之光》女性人物形象解读Women Characters in Light in Augus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xistentialism文献综述
- 《荆棘之城》中莫德人物形象分析An Analysis of Maud’s Image in Fingersmith文献综述
- 《少数派报告》中的自由意志浅析Analysis of Free Will in Minority Report文献综述
- Ten Evil World And Then There Were None十毒恶世《无人生还》文献综述
- 浅析人工智能对翻译行业的影响 An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on the Translation Industry文献综述
- 《泰晤士报》对华报道的转述引语研究On Reported Speech of News about China in The Times文献综述
- 威尼斯之死:永恒之光Death in Venice: Light Everlasting文献综述
- 家庭教育视角下《无声告白》中莉迪亚的悲剧分析文献综述
- The symbolic meaning of The Undefeated by Ernest Hemingway 浅析欧内斯特·海明威的《打不败的人》象征意义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