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1.引言
21世纪初开始的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改革要求改变以往那种外语教师单一“演说”的教学模式,走向一种合作研究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课堂学习当中的一个主体作用。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师生间的一个活动过程。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说”。然而,许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要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地“说”出自己的观点,见解和对问题的理解程度是非常困难的。很多学生在问题面前缺乏主动性,即使他们知道问题的答案。老师经常抱怨学生在课堂上是如此的沉寂静默。老师提出问题,学生经常三缄其口,沉默不语,让老师和学生陷入尴尬的境地。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之上,对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进行重新解析,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任务型教学模式为视角,探讨解决沉默现象的新途径。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为外语教学的改革和研究提供建议。
2.研究背景
2.1课堂沉默
沉默是交际主体所呈现出来的无声且无固定语义的非语言交际行为。而课堂活动是一个师生间交互活动的过程,它的交际主体只能是教师和学生。它的交际链也只有两种形态:教师--学生,学生—教师。课堂沉默最早是由皮亚杰在研究儿童认知发展的过程中提出。从广义层面上讲,它包含了课堂教学中所有的沉默现象,而狭义上则单指课堂提问或课堂讨论中学生的沉默。
2.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皮亚杰在研究儿童认知结构的过程中,提出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他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事物的理解却由每个人自己决定。不同的人由于原有经验不同,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理解。因此,他认为:学习是引导学生从原有经验出发,生长(建构)起新的经验。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分为两种不同的建构方式:个体建构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A Study of Subtitle Translation of Game of Thron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translatology文献综述
- 存在主义视角下《八月之光》女性人物形象解读Women Characters in Light in Augus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xistentialism文献综述
- 《荆棘之城》中莫德人物形象分析An Analysis of Maud’s Image in Fingersmith文献综述
- 《少数派报告》中的自由意志浅析Analysis of Free Will in Minority Report文献综述
- Ten Evil World And Then There Were None十毒恶世《无人生还》文献综述
- 浅析人工智能对翻译行业的影响 An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on the Translation Industry文献综述
- 《泰晤士报》对华报道的转述引语研究On Reported Speech of News about China in The Times文献综述
- 威尼斯之死:永恒之光Death in Venice: Light Everlasting文献综述
- 家庭教育视角下《无声告白》中莉迪亚的悲剧分析文献综述
- The symbolic meaning of The Undefeated by Ernest Hemingway 浅析欧内斯特·海明威的《打不败的人》象征意义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