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物流”理念在C物流园区升级改造中的应用文献综述

 2022-08-08 15:33:14

“共享物流”理念在C物流园区升级改造中的应用

一、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学者对于服务业产业集群的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以实质产品为核心的制造产业集群的研究。英国Trends Business Research Ltd and PAWAConsulting Ltd(2002)对英国中东部地区物流集群的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形成了East Midlands Logistics Cluster Mappingamp;Development报告。报告从广义的角度界定了物流产业和物流集群,绘制了物流集群的产业地图,扩大了对物流外延的认识,为阐释物流集群这一概念提供了较大的帮助。DougLeduc (2004)对美国供应链系统进行分析后,自行定义了物流集群,将其视为若干投资之间的平衡,这些投资包括信息技术和固定资产、培育特定的纵向产业集群的投资以及培育特定的物流环节的投资。同时也强调了新的物流供应链战略的必要性。

国外学者对于行业产业集群的研究具体包括家具业、纺织业、服装等行业,对物流行业集群的研究则多集中在物流园区。对产业集群的产生和发展生命周期的研究一般从两个角度进行,一方面从集群的整体角度来探讨产业集群的演化过程;另一方面从构成集群的企业和其他机构个体角度,通过考察企业等组织的进入或新建、发展、衰亡或迁出来研究集群的产生、发展和衰落的过程。Efdrs(2004)分析了一个区域内配送中心群体的经营现状,从而得到区域物流能力共享的概念,通过建立商品信息平台,在区域内共享配送中心的信息资源和物流资源,最终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整个商品流通过程中的成本。Zyerbs(2005)从全球产业链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物流产业集群特有的形成机理和突出的竞争优势。Lhdjshbf(2004)以集群式供应链的物流特点为基础,评估了集群供应链组织的效率。Efdsh(2005)从系统的自组织层面上,把物流行业看作一个复杂系统,构造吸引力函数,对各地区物流行业投资吸引力进行了计算;同时,引用吸引子的概念描述了物流企业的空间聚集演化动力学系统建模方法;最后,分析了北京、天津、上海三地的物流投资吸引力及聚集特性。

2.国内研究综述

宋昊(2017)在分析解决当前国内物流园区信息化管理水平偏低以及物流园区之间信息互联共享程度不高的突出问题。通过对国内物流园区信息化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系统分析了各相关主体的信息化服务需求,提出了物流园区信息化管理和服务的系统框架,重点研究了物流园区之间信息互联共享应用的解决方案,对互联对象、互联内容、互联方式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同时探索研究物流园区之间的合作机制和模式,为我国物流园区从单体发展向资源集聚发展提供了可行的路径。

张浩,洪琼,赵钢(2014)为解决物流园区物流资源要素分散和物流服务协同分配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物流园区物流服务模式——云物流服务。将园区各类客户资源和物流资源抽象成虚拟的云服务资源,建立了云物流服务平台,并对其体系架构进行了分析与设计;同时根据园区供应链作业节点的任务环境引入情境感知计算分析模型,建立了面向园区任务情境的自适应物流服务资源的动态组合与分配机制。相关研究探索了一条新的基于“推式策略”的物流服务实现路径,提供个性化和安全高效的多对多的物流服务。

苏杰(2009)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物流业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RFID技术作为物流跟踪的前沿技术,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中国已初步开展了RFID相关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工作,并在部分领域开始应用,但相对基础薄弱,缺乏核心技术,应用分散,不具备规模优势。但是对于国内物流园区来说,既是一个提高竞争力契机,同时也是一项挑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